我的童年

2020-07-23 11:16:56 作者:冰 心 來源:
分享到:

提到童年,總使人有些向往,不論童年生活是快樂、是悲哀,人們總覺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

我的父親是個海軍將領,身體很好,我從不記得他在病榻上躺著過。我的祖父身體也很好,八十六歲無疾而終。我的母親卻很瘦弱,常常頭痛、吐血……童年時代記憶所及的母親,是個極溫柔、極安靜的女人,不是做活計就是看書,她的生活是非常恬淡的。那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我多半是父親的孩子,而少半是母親的女兒!在我以先,母親生過兩個哥哥,都是一生下就夭折了,我的底下還死去一個妹妹。我的大弟弟,比我小六歲。在大弟弟未生之前,我在家里是個獨子。環境把童年的我,造成一個“野孩子”,絲毫沒有少女的氣息。

我們的家,總是住近海軍兵營或海軍學校。四圍沒有和我同年齡的女伴,我沒有玩過娃娃,沒有學過針線,沒有搽過脂粉,沒有穿過鮮艷的衣服,沒有戴過花。反過來說,因著母親的病弱和家里的冷靜,使得我整天跟在父親的身邊,參加了他的種種工作與活動,得到了連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經驗。為一切方便起見,我總著男裝,常著軍服。父母叫我“阿哥”,弟弟們稱呼我“哥哥”,弄得后來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父親辦公的時候,也常常有人帶我出去。我的游蹤所及,是旗臺、炮臺、海軍碼頭、火藥庫、龍王廟,我的談伴是修理槍炮的工人、看守火藥庫的殘廢兵士、水手、軍官。他們多半是山東人,和藹而質樸,他們告訴我許多海上新奇悲壯的故事。有時也遇見農夫和漁人,談些山中海上的家常。

那時,除了我的母親和父親同事的太太們外,幾乎輕易見不到一個女性。四歲以后,開始認字。六七歲就和我的堂兄表兄們同在家里讀書。他們比我大了四五歲,仍舊是玩不到一處,我常常一個人走到山上海邊去。

那是極其熟識的環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有無限的親切。我常常獨步在沙岸上,看潮來的時候,仿佛天地都飄浮了起來!潮退的時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童稚的心,對著這親切的“偉大”,常常感到怔忡。黃昏時,休息的軍號吹起,四山回響,聲音凄壯而悠長,那熟識的調子也使我莫名其妙要下淚,我不覺得自己的“悶”,只覺得自己的“小”。因著沒有游伴,我很小就學習看書,得了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習慣。我的老師很愛我,常常教我背些詩句,我似懂似不懂的有時很能欣賞。比如那“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獨立山頭的時候,就常常默誦它……再大一點,學會了些精致的淘氣,我的玩具已從鏟子和沙桶進步到蟋蟀罐同風箏。我收集美麗的小石子在磁缸里養著,我學作詩、寫章回小說,但都不能終篇,因為我的興趣仍在戶外,低頭伏案的時候很少。父親喜歡種花養狗,公余之暇,這是他唯一的消遣。

因此我從小不怕動物,對于花木更有普遍的愛好。母親不喜歡狗,卻也愛花。夏夜,我們常常在豆棚花架下,飲啤酒、汽水,乘涼。母親很早就進去休息,父親便帶我到旗臺上去看星,他指點給我各個星座的名稱和位置。他常常說:“你看星星不是很多很小……在海上迷路的時候,看見星星就如同看見家人一樣。”因此,我至今愛星甚于愛月。十一歲,我們回到故鄉福州。

因著這個轉變,我才漸漸的從父親身邊走到母親的懷里,而開始我的少女時期了。說到童年,我常常感謝我的好父母,他們養成我一種恬淡、返乎自然的習慣,他們給我一個快樂清潔的環境,因此在任何環境里都能自足、知足。我尊敬生命、寶愛生命,我對于人類沒有怨恨,我覺得許多缺憾是可以改進的,只要人們有決心、肯努力……生命是一張白紙,它的本質無所謂痛苦,也無所謂快樂。相信人生是向上的人,自己有了勇氣,別人也因而快樂。

我不但常常感念我的父母,我也常常警惕我們應當怎樣做父母。

作者簡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和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