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強對文學始終懷著一份癡情,多年來從未間斷了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并一直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堅持著文學創作?!堆赝撅L景》是他獻給讀者的新書,作為同鄉,我為他感到由衷的高興。
他這部書里的作品,寫的是沾泥土、帶露珠的鄧州家鄉事,說的大多是鄧州人的喜怒哀樂,所以讀起來很感親切,我不知不覺就被帶到了他用文字所描繪的世界里。
《沿途風景》是一部作品合集,其中有散文、小說和紀實作品,共分為山水篇、縈懷篇、芳華篇和社會篇四個類目,是涂強這些年在幾種文體寫作上的一次成果匯總,也是他寫作功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山水篇多是對祖國名山大川景觀的描摹和感悟記述,正如作者所說的“獨步華夏山水間,云卷云舒天地寬”??M懷篇有的記述身邊的親人,有的寫到對生活的認識,讀來會給人帶來思考。芳華篇多為作者對自身經歷的回眸,讀來使人產生“人生苦短,韶華易逝”的慨嘆。社會篇里的小說,顯示出了涂強的虛構能力,引領讀者去虛構的世界里體會人生的況味。
不管是在虛構還是在非虛構文學作品中,作者都把寫活人物,當作自己的第一任務。收入本書的作品,大都刻畫出了栩栩如生、令人過目難忘的人物。在《車窗外,那片湛藍》中,為了愛情而至死不渝的切丹和蒙古青年薛德克;在《啞巴哥》中,那位“突然出現在我面前,而且上來就緊緊攥住我的手,激動得‘啊,啊’不迭”的啞巴哥;在《路玉珠的幸福生活》中“紫棠色的臉上,一雙泉水般純凈的眸子里,蘊含著柔和的光亮”的路玉珠。這些人物都被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努力創造出鮮活的人物形像,是作者涂強的一大寫作特色。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涂強在寫作中很重視語言的修煉。其作品中的語言很有自己的味道和特點:時而干凈樸素,時而細膩溫潤。如“淅淅瀝瀝的小雨,把整個蛇山浸潤得有些朦朧神奇”。又如“(沈老師)依然面目清瘦,歲月的年輪早已在她的額頭上留下印痕”。再如“(路玉珠)不情愿的回屋去拿來那個斑斑駁駁、油油膩膩的小木箱”。這些語言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或者故事情節的推進,對于誘使讀者進入他的藝術世界,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漫漫人生路,處處有好風景。我們在欣賞“沿途風景”的同時,其實自己也往往會被當作一道亮麗別致的“風景”,被別人欣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集子取名《沿途風景》的確意味深長。涂強用這本集子中的作品,給我們帶來了人生路上非常優美、非常珍貴的一道道風景,既能使人產生閱讀的快感,又能促使我們由這些風景中去感悟人生。
愿涂強在文苑中繼續勞作,以有更豐富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