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常露,著名女畫家,出生于彭橋鎮的一個繪畫世家,現居加拿大。九歲跟父親學習繪畫,擅長工筆寫意,專攻油畫;2012年至2015年在清華大學油畫系研究生班深造,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并獲獎,作品被多國展覽館及國內外人士收藏?,F為法國美協會員,國際油畫家協會會員,國際藝術研究院終身顧問,世界名人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際經典書畫分院客座教授。
眼前的常露,隨意梳著一個高吊馬尾,談起繪畫,眼睛里閃爍著亮光,笑容純真而甜美;也許就是這種長期以來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才使得已過中年的她看上去依然年輕,充滿活力。
常露是旅居海外、較有名氣的女畫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并被許多藝術展覽館或個人收藏;國際油畫家協會會員、國際藝術研究院終身顧問等一系列榮譽的光環籠罩著她,鮮花和掌聲時常伴隨著她……
常露出生于彭橋鎮,排行老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父親常金生擅長畫工筆人物,常露耳濡目染,在孩童時期就表現出過人的繪畫天賦,作業本上、書頁上到處有她的“大作”。9歲時父親指導她在報紙糊過的墻壁上練線條,12歲時學習臨摹世界名畫,暑假里頂著中午的烈日到鄰居家臨摹年畫的快樂時光,成為常露永遠的兒時記憶。
少年時期的常露在市文化館經過短期培訓后,成了市職業高中工藝美術班的第一批學員;在這里,她跟著呂中田、海燕等幾位老師學習素描、水粉,坐實了繪畫基礎。有一天晚上,為了練習素描,常露瞞著老師,一個人從教學樓鎖著的鐵柵欄門縫里擠進去,到教室里畫石膏像;半夜畫完出來,外面已是白茫茫的大雪,緊張的常露一不留神,掉進了與白雪融為一體的石灰池子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來,回到寢室時凍得瑟瑟發抖,竟無法將濕漉漉的棉衣脫掉……
在校期間,善于學習和鉆研的常露不僅掌握了西方的繪畫基礎,還將工筆畫、寫意畫等國畫的創作技巧運用自如,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都展現出較高的繪畫素養。
常露說:“這輩子我最幸運的就是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在她眼里,繪畫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憑著一股子韌勁和對繪畫的無比熱愛,常露在布滿荊棘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遠。
1996年,常露南下深圳,開始接觸商品畫(臨摹世界名畫,然后由老板批量轉銷)。常露每天大量臨摹世界名畫,領悟和積累了很多油畫的創作技巧,并自創了一些油畫技法。在深圳,她多次攻破高難度的油畫技法;她說:這一年零三個月的南方之行為我以后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基礎。
1998年,常露從深圳回到鄧州,開設美術教育班;四年后,她低價轉掉生意火爆的美術教育班,毅然踏上了前往青島的列車。她的人生軌跡由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常露最崇拜達芬奇,她的夢想就是能成為一名像達芬奇那樣的畫家。她決絕地離開家鄉,懷揣7000元錢來到舉目無親的青島,就是希望夢想能早日實現。為了省錢,她一天只吃一頓飯,傾其所有在當地開了一家畫店,現場作畫。她扎實的藝術功底和豐富的繪畫經驗,吸引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及國內許多繪畫收藏愛好者;她創作的工筆人物和油畫得到青睞,訂單接連不斷。漸漸的,她在青島美術界有了名氣,業內的朋友越來越多。
在青島,常露迎來了創作的巔峰:作品在杭州西泠印社主辦的“首屆書畫藝術展”中獲二等獎;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名人書畫現場大賽”中獲金獎;油畫作品《家鄉的河》被加沙博物館收藏;作品《鄧小平》在加拿大獲金獎;工筆畫《四大美女》在法國羅浮宮獲獎。接著她又應邀到很多國家參加展覽,觀看世界名家繪畫博物館;“中國當代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青年藝術家”“聯合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名號也紛至沓來……
2012年,常露走進清華大學油畫系研究生班,師從忻東旺、張鐵牛等名家。正規化的系統學習使她對油畫的創作更加游刃有余,油畫作品的筆法在脫離寫實的基礎上,呈現出女性細膩細微的獨特情感視角;她博采眾長,突破傳統技法、獨樹一幟的作品先后四次在法國盧浮宮獲獎。2015年9月,法國美協主席米希爾金在人民大會堂親自為常露頒獎,她的繪畫實力最終讓作品走進了羅浮宮這個世界級藝術殿堂……
2016年,常露移居加拿大溫哥華,雖身在異國,但時刻不忘家鄉。2019年新冠肺炎肆虐中國,她每天定時觀看新聞,家國的安危時刻讓她牽掛,家國的情懷使她夜不能寐。一天深夜她創作了一幅題為《母親,你不能倒下》的畫作。她說,這幅畫表達了一位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拳拳之心,也見證了祖國在危難時刻,一位畫家寢食難安的心境和語境……
當得知國內口罩緊缺,常露立即向有關組織捐畫,并將捐畫所得資金寄給國內,她還向當地的華人組織捐款2000加幣,用于抗擊疫情。
常露說,無論走得再遠,飛得再高,她的心永遠是中國心,她的家永遠在河南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