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

2019-12-20 09:32:20 作者:王文建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父親是秋天走的。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父親帶著他的收獲走了。

父親一生收獲很多。

記得最清的是那年堂叔和堂嬸鬧別扭。堂叔老實巴交,在單位只知埋頭工作,不知靠近領導。多年原地踏步,對他寄予厚望的堂嬸便常叨叨:“你看人家王小剛,還沒你進廠早,都成主任了。也不知跟領導套套近乎,光低頭干活兒有啥用?!窩囊廢……”堂叔本來心里就窩火,堂嬸再一叨叨,當即就爆發了:“看誰不窩囊跟誰過去!”“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還不一抓一大把!”堂嬸針尖對麥芒。堂叔一跺腳,從此不回家。堂嬸有些悔,可一想到一“低頭”,將淪落為“二把手”,以后說話可能就失了分量,便憋著股勁撐。

眼看一段婚姻就要斷頭,堂叔一家焦得整日愁眉不展。后來,終于迎來了轉機,長期住在娘家的堂嬸要生了,再也沒勁撐下去。托人捎話給堂叔,堂叔不理。不得已,堂嬸來找父親。本來,堂嬸的事,他完全可以不管,堂嬸曾為宅基地跟俺家鬧過。然而聽完她的哀告,父親二話不說,就去單位找堂叔:“一個大男人,咋心眼跟個‘針鼻兒’?!”堂叔聽不進,“哥,我已下了決心!”知道再勸沒用,他轉身找廠長。廠長溫厚,合力做工作:“生的可是咱的娃兒,咱不回去照護誰照護?!再說了,家庭矛盾都處理不好,真要將來交給你幾十號人,能讓我放心?!”

話到這份上,堂叔回了頭。就這樣,一段懸于一線的姻緣,愣是讓他給續上了。

“哥,這是剛煮好的餃子,快趁熱吃吧!”不但退了多占的宅基地,而且只要做了好吃的,堂嬸準會第一時間端給父親嘗鮮。

父親,因仁善收獲了尊重和禮敬。

第二件事,要追溯到公元一九八六年春天了。老家村東頭桐他爹得了怪病,治仨月沒治好,一撒手走了?;ü饬思依锏姆e蓄不說,還落下了一屁股債。葬完,一場大雨,又淋倒了桐家的土坯房。吃沒吃,喝沒喝,住沒住,桐的娘只能一個勁拿頭朝墻上撞??床幌氯?,父親轉身回家拉糧,放樹。那年月,俺家生活也不寬裕,但他不管不顧,獻了糧、樹不說,又跑東跑西,四處呼號,鼓動眾鄉鄰有力出力,無力出物,五天不到,愣是為桐家捧起了三間瓦房。

“這一輩子,走到哪兒,都不能忘了你大伯!”瓦房建成的當天,桐的娘領著桐一個一個跪拜鄉鄰。在父親面前,更是長跪不起。

“柴娃子他爹,來,喝碗茶!”知道了父親的心地,從此,凡經過左鄰右舍的門,鄉鄰們都會熱情相邀。

父親,因熱忱收獲了聲譽和威望。

第三件事,則幾乎伴了父親的大半生。因在劇團混過,肚里戲文一串接一串,唱念做打有板又有眼。精神生活貧乏的早些年,勞作之余,鄉鄰們就會擁來,找父親消遣。無論何時,無論何境,他從不嫌煩,只要來人,就歇了手中的活,聲情并茂地唱。天暖時,在門前空場上;天冷了,挪到屋里頭;嗓利時,響如笛簫;嗓啞時,到人群中,咿咿呀呀如話家常。母親心疼,“嗓子不行了,先歇歇!”每每聽到這話,父親的頭都搖得賽過“撥浪鼓”,“咱有啥本事,不就是會唱兩句?人來,咱不張嘴,對得起誰?!”近年來,老家文化生活日漸豐富,但仍有上了歲數的鄉鄰趕集般登門,雖身體已大不如前,父親卻竭盡所能讓大家伙“乘興而來,盡興而去”。

“柴娃子他爹,這是娃兒捎回的酥糕,嘗嘗!”時不時,有人帶來了點心。

“柴娃子他爹,這是娃兒捎回的毛尖,嘗嘗!”時不時,有人帶來了茶葉。

父親,因無私收獲了饋贈予回報。

……

作家史鐵生說:“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既是節日,為了慶祝這個節日的到來,任誰,怕都是要準備點禮物的。當然,父親也不例外,他窮其一生準備著。所以,當這個節日來臨的時候,收獲豐碩的他,就平靜得像無波無瀾的水。一如往常,吃完午餐,躺下,然后,默無聲息地離去。沒有憾事交代,沒有話語訣別,只留下一串串故事,供兒孫們一生品咂,傳頌。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