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侯頂儒對吳鎮長等也有些另眼相看了。在他以往的認識里,政府干部都是搞政治的人,搞政治的人關注的是人,研究的也是人。沒想到吳鎮長等人對工程建設這樣物質類的東西也有這么大的興趣,說起來都是頭頭是道。
侯頂儒笑著和吳鎮長開玩笑:“吳鎮長,手下留情吧,你啥都學會了,可讓我們吃啥呀?”
吳鎮長沒有說話,魏干事卻也笑道:“侯老板,我們知道得再多,比起你也差得遠了,你建的房屋比我們見的都多呢!”
魏干事一向對侯頂儒印象不好,覺得他為人勢利,善于見風使舵,見了有用的人巴結逢應,對沒用的人則很少放到眼里,有時還會因小事對人破口大罵。侯頂儒罵人基本上為表現自己和抬高自己,因此,領導來檢查工作的時候,往往也就是侯頂儒罵人最厲害的時候,以此來表明自己對工作是多么負責,多么嚴格,眼睛里揉不進任何沙子。魏干事反感侯頂儒,也就了解了不少侯頂儒的情況,知道他是水利局的一名職工,原來在鄉鎮也干過多年,對鄉鎮的情況熟悉。移民工程開始的時候,侯頂儒認為發財的機會來了。他過去的一位領導現在縣里任職,雖然不怎么顯赫,也能辦不少實事。侯頂儒一直和這位領導保持著聯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侯頂儒找到這位領導,說想承包移民工程。領導習慣了侯頂儒那一套,就表態說承包工程可以,但要拿出工程資質來,到時候參與競爭。侯頂儒就懇求說:“您知道,我哪有什么資質???”領導年紀比侯頂儒小了不少,但厭倦了侯頂儒的糾纏,就很隨便地說了一句:“那些參與工程競標的人,個個都是有資質的?”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聰明的侯頂儒掛靠了一個有資質的建筑企業,做了種種承諾,這才以這家企業的名義去競標,并成功地拿下了幾個標段。侯頂儒其實對工程只知皮毛,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鉆營和巴結領導上了。魏干事對侯頂儒了解得越多,也就越瞧不起他,并提醒吳鎮長不要上了侯頂儒的當。
龍主任對侯頂儒印象不錯,聽了魏干事的話,反問魏干事:“他真像你說的那樣嚴重嗎?”
侯頂儒何等聰明,他也覺察到了魏干事對自己有意見,得罪不得。就笑著對魏干事說:“魏老弟過獎了,我雖然建過幾座房子,那也只是瞎折騰,上不了臺面的。比起你們來,我還得好好學習呢!”
實踐證明,吳鎮長等人的做法還是很正確的。在移民工程中,他們的想法是有普遍性的,不久,移民局針對移民工程中的鄉鎮干部,辦了短期培訓班,培訓內容就是工程建設知識和各項檢測指標和方法,各個移民點都去了一名干部接受培訓,回來后再把培訓內容講給沒有去的干部。接到培訓通知時,魏干事對吳鎮長豎起大拇指:“吳鎮長,你完全應該到上面去,事情你都提前考慮到了。”
吳鎮長走不開,方家灣移民點是由龍主任去的。龍主任回來時,筆記本寫得密密麻麻的。龍主任講解得也很清楚,點點滴滴都沒落下。龍主任在這事上確實是用心了。當然,這也要歸功于龍主任年輕,年輕人腦子好使,學什么都快。移民局除了辦培訓班之外,還邀請高級工程師到施工一線,現場指導和培訓。
吳鎮長不滿足于僅僅知道和了解而已,工程建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只有親自會操作那才算是真正學到手了,學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會用。龍主任和魏干事也都支持吳鎮長的這些想法。他們從最基礎的地方入手,先是找來一些工具,從工地上撿來一些不用的建材,私下里練習。等到練習得差不多了,到工地上來,就也試摸著干,某種意義上說是給工人們當下手。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幾天下來,他們三人不管干什么,竟都非常熟練了,比如砌墻時,磚頭在他們手里上下翻動,砂漿均勻而恰到好處地抹在磚沿上,直標標的墻干干凈凈地就起來了。
在工人們的贊賞中,吳鎮長想,時勢造英雄,如果不是移民工程,自己很難想象竟然要當一回泥瓦匠。
侯頂儒對吳鎮長等人的做法不以為然,他表面上稱贊,奉迎,心里卻在嗤笑:有必要那樣做嗎?真有本事的話把管理工作做好啊,管理工作上去了,其他的也就都上去了,這才是最重要的。彎下腰做泥腿子,就不怕人笑話嗎?侯頂儒雖然掩飾著自己的想法,鄙夷卻還是在臉上顯露出來,只是他自己沒有覺察到罷了。當然,這個時候,侯頂儒在工人們面前就更有說詞了,他挺起胸,一只手叉著腰,穩穩地站在工人們面前,一只手有力地上下左右指點著:“看看!看看!都好好給我看看!吳鎮長、龍主任還有魏干事,可都是鎮里的主要領導,可是他們沒有把自己當領導,而是和我們一樣干活。當然吳鎮長他們可以不干活,可是他們還要這樣干,這說明了啥?說明了啥!我們干活是為自己,是為了掙錢,吳鎮長他們可是一點都不為自己,那是為了國家,為了整個移民!你們大家都拍著心口窩好好想想吧,自己該不該把活干好,干不好活又能對得起誰?”
侯頂儒說完話,獨自一撅一撅地走了,像是非常生氣,也像是極度地失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