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林回憶陶岔工地縣醫院

2022-07-20 09:45:11 作者:王林森?趙風瑞? 來源:
分享到:

安眾寨的陸建林在部隊就是衛生員,他退伍回村不久,趕上了1969年1月引丹渠首工地開工,是工地上的第一批民工連政工員兼班長。

隨著工程的全面開工,數萬人同時拉開戰場,指揮部成立縣醫院勢在必行。當時的桑莊團部政工組長王培重,被任命為醫院總務。王培重在和陸建林相處中,覺得他政治作風優良、技術精湛過硬,由于當時的縣醫院是剛剛組建,正缺乏人手,就打報告給指揮部,調陸建林當護士。

雖說是工地戰地醫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醫院總共一二十個人,分出門診、病房、藥房、化驗、防疫等多個部門。主治醫生是從縣醫院派來的外科醫生龔光衡、陳炳坤;內科醫生楊瑞生、朱喜斌;病房護士除陸建林外,還有楊文生、李輝;門診上值班的是劉道云、魯有堂、聶新年、楊玉增。隨著工程越挖越深,越挖越寬,人們為了提高效率發明了放飛車。工程進度是加快了,但因為放飛車剎車和速度需要做好控制,危險系數相應加大。

“不管是內科手術還是外科手術,翻過來倒過去就是這么幾個人,當時‘放飛車’導致肝破裂的有四五個都沒有保住命,肝臟是人的血庫,血止不住,轉送洛陽或南陽的醫院,已來不及呀,沒到地方,因失血過多就犧牲了。”陸建林每每回憶起那段亦民亦軍的引丹大會戰,總是十分惋惜沒有救回的傷員生命。“腸破裂的,基本上都沒有問題,當時的條件,做手術都可以治好。”他印象最深的是五冢村的一個民工腎臟破裂、宋樓村民工腿被壓斷,幸運的是這兩個人都治好了。

1971年底,陸建林愛人預產期到了,他請了三天假,匆匆忙忙趕回安眾寨。然而寶寶卻遲遲不肯誕生。三天一晃而過,陸建林的假期結束了,他不無遺憾地離開了家、離開了需要被他照顧的愛人和馬上就要見面的孩子。當時又恰逢春節放假,工地縣醫院留陸建林和另外兩個人值班,連續四天四夜沒怎么休息,而留守在工地的民工為了爭先進,常常偷偷加班干活,不到正月初十大部隊人都上來了。不管白天黑夜,傷病員送上來,醫生、護士就趕緊消毒、清理、打麻針,然后做手術。深夜十二點以后做完手術是經常的事,還必須等到病人醒來,才能松下一口氣,收拾停當,天就快亮了。白天的忙碌就更不用說了,手術臺就這幾個人堅守著,他們心中想的,口中說的都是“決不能耽擱傷病員的治療”。陸建林回憶當時的情景說:“累得筋疲力盡,還必須要堅守在崗位上。”

等輪到陸建林休假,回到家中,他的大女兒,已在襁褓中了,看著孩子紅紅的臉蛋,陸建林除了高興,心底是深深的遺憾,而這遺憾伴隨了他一輩子。

除了服務工地,一有時間醫院就抽出人來,到陶岔工地周邊村落義診、急救。醫院有個救護車,車上器械齊備,說走就走,做過一些急性闌尾炎等條件許可的小手術。陶岔周邊的厚坡、彭橋等公社的村民,聽說是縣醫院來的醫生,水平較高,便常有慕名的產婦來住院,常常是忙里忙外,一個人當幾個人用。

工地縣醫院是服務數萬民工和周邊百姓健康的一個重要保障部門。這些“縣醫院”的醫生、護士和衛生員,知道自己崗位的重要性,舍小家,顧大局,其“大醫精誠,大愛無疆”的無私奉獻精神,留在民工的記憶中,留在鄧州人民的記憶中,鐫刻在渠首的豐碑中。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