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蟬在黎明中褪下金黃的外殼,稍事休息,慢慢地向更高處爬去。
金色的蟬蛻,迎著晨光,閃爍著柔和的光亮,吸引了他的目光。
夏天天亮得早,不到五點半,喜愛晨練的人,就會隨著晨光早早醒來,開始活動。他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他喜歡在夏天的晨光中散步,現在他迷上了撿蟬蛻。
據《本草綱目》記載,蟬蛻是一味難得的中藥,只有在夏天才能撿拾到。蟬蛻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可用于風熱胃熱吐食、風疹瘙癢、目赤翳障的治療,療效非常顯著。蟬蛻也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可用于咽痛音啞、肺氣壅滯不利的治療,還具有止定驚痙的功效,可用于小兒夜啼、小兒驚風、驚癇熱盛發搐的治療。因此,在中醫的方劑中經常出現。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市場上收購價一直居高不下,并且還有不斷上漲的趨勢。
進入伏天,是蟬蛻的高峰期。當蟬蛻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有人騎著摩托車,走村串戶,到處轉悠,高喊著“收知了殼,收知了殼!”知了殼是土叫法,蟬蛻才是它的大名。
收蟬蛻人的大力吆喝和不菲的收購價格,調動了人們撿拾蟬蛻的積極性。于是,每天早上,就有人拿著竹竿,提著袋子,到處尋找、撿拾蟬蛻。
撿蟬蛻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而有蟬蛻最多的地方是在空閑的林地。
他迷上撿蟬蛻,是晨練中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對老夫婦騎著電三輪,到處撿蟬蛻。那對老夫婦告訴他,一個蟬蛻可以賣一毛多錢,每天早上隨便轉一下,就可以撿到幾百個蟬蛻,幾十元錢就手了。當然,撿知了猴更掙錢,但那是殺生,他們下不了那個手。
他知道,知了猴就是蟬蛹。頭年秋天,蟬蚋進入土中,經過一年多漫長等待,化為蟬蛹,在伏熱中借著夜幕的掩護鉆出黑暗的土層,艱難地褪掉堅硬的外殼,不敢遲延,要在黎明前爬到樹的最高處,只待翅膀變硬,能在空中飛行,即可以飛上枝頭,引吭高歌了。
知了猴經過清洗、烹炸,味道鮮美,成為食客們餐桌上的佳肴。他也曾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口福,和其他人一樣,拿著手電,在林地里四處尋覓知了猴?,F在,孩子們大了,已不再喜歡吃知了猴了。他的心也開始軟起來,遇見知了猴,憑空生出幾分憐憫,失去了捕捉的興致,在撿拾蟬蛻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剛出土的知了猴,他會幫助它們逃生,只希望能得到它們褪下的殼。
蟬蛻于是就進入到他的意念之中,夢里那閃著金色光澤的蟬蛻,總在他的腦海里出現。
每天早上,總有幾個婦女在那片楊樹林里徘徊,他知道,她們是在撿蟬蛻。此時,他反復告誡自己,不能和她們爭,他可以多走幾步路,到村養殖場外的那片閑地上去撿。那里原先是生長著一排楊樹的,在夏初被人們伐掉了,依據他的經驗,那里一定有蟬蛻。果然,他在伐掉的楊樹樁周圍撿到了幾只蟬蛻。沒有了高大的楊樹,蟬蛹一定會往墻上爬,逃離被捕捉的危險。按著這樣的推測,他在墻根處撿到了不少蟬蛻,有些就爬在墻上。
撿拾中,他發現蟬蛻呈現的樣子千奇百態,有金黃色的,有沾了一身土,呈灰褐色的,有盯爬在樹干或葉子上的,有六腳朝天 躺在地上的,也有佝僂著身子側躺在地上的,還有隱身在樹葉背面的。要想撿到它們,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
他很享受撿拾蟬蛻的過程,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知道,憑著他的工作收入,完全可以不用這樣辛苦?,F在,他這樣背負著別人異樣的眼光,在樹林里徘徊,尋找蟬蛻,也尋找著靈魂里想要的東西。
枝頭上的蟬在聲嘶力竭地鳴叫,是在心疼人們撿走了它脫掉的衣裳,還是訴說著自己生存的艱辛?“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知識分子的清高,早已在一千多年前超越了世俗的物質想象。
此刻,他一邊傾聽著這蘊含哲理的蟬聲,一邊俯下身去,用手撥開草叢、樹葉,睜大眼睛,在別人走過的地方,仔細尋找蟬蛻,那一只只可憐的蟬蛻,已被人們的腳步踏得扁平。有時他把眼睛瞪出血,也看不到蟬蛻的影子,他失望至極,在即將轉身離去的一剎那,又忍不住回頭尋找,一只蟬蛻正幽幽地閃著金色的光,他在驚喜之余,靈感卻像一道閃電,照徹他的心空:生活對每個人來說,永遠是饋贈者。你之所以始終一無所有,是由于你缺乏仔細尋找的耐心,缺乏再堅持一下。而他做到了,因此,當別人空手的時候,他卻滿載而歸。
也許,蟬已把它褪下的殼棄之如弊履。金色的蟬蛻,對蟬來說,在它幼小的時候,是最好的甲胄,一旦走出地面,卻又成了它羽化的最大束縛,只有金蟬脫殼,才能煥發新生,高飛天空,在枝頭金聲玉振,歌唱夏天。而我們為了保護自己,何嘗不是甲胄在身,安逸的生活,使我們忘記了自己肩負的使命,我們為何不能像蟬那樣卸掉甲胄,一飛沖天,迎來自己想要的成功。
蟬蛻在手,他似乎覺得這些就是他褪下的殼,他頓感自己輕松了許多,就像一只蟬,振翅向人生的最高處飛去,用他弱小的生命,向生活獻出最嘹亮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