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鄧州志》與《乾隆鄧州志》的回歸

2021-08-13 10:05:42 作者:史 娟 來源:
分享到:

在我市檔案館三樓的館藏室內,珍藏著兩本與眾不同的地方志:《順治鄧州志》和《乾隆鄧州志》。

翻開這兩本泛黃的地方志,內頁多處蓋有陰陽兩種篆刻的日本印章“東方文化事業編委會所匯圖書”,以及“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的印章。

兩本珍藏在鄧州檔案館的本地地方志,怎么會蓋有日本和中科院圖書館的館藏印章?又是如何回歸故鄉鄧州的呢?

讓我們把時針撥回到1978年3月,揭開塵封在印章背后的故事。

1978年3月的一天,時任縣委宣傳部部長的周吉文,在自己的辦公室接見了原縣教育局丁聲達老師。

暖陽照進市委市政府一座紅色小樓2樓的辦公室,春意涌動中,丁聲達興奮地向周吉文講述劉濟舟希望將《順治鄧州志》和《乾隆鄧州志》(以下簡稱《兩志》)復印回鄧珍藏一事。

劉濟舟,鄧州市白牛鄉劉樓村人,1922年2月生,1981年11月病逝。1972年至1980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負責人、情報研究室主任。

正是在這一時期,中日邦交正?;?,劉濟舟隨中國科技文化代表團訪日。經中方要求,日本將《兩志》等大概在抗日戰爭時期流入到日本的文物,歸還給代表團。劉濟舟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有幸見證了家鄉這兩部志書的回歸,歸國后代表團將《兩志》珍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劉濟舟的女兒劉潔,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退休干部,現居北京,她向筆者回憶了當時的情況。

劉潔說:“我父親不到20歲就遠離家鄉,抗日鬧革命,對家鄉很懷念,家鄉的事兒他都很熱心,對家鄉人也很熱情。所以當時見到家鄉的兩部志書回歸祖國,父親是非常激動的,他很希望能將《兩志》復印回家鄉鄧州。”

1978年3月,曾在陜北與劉濟舟一起工作過的鄧州老鄉丁聲達到北京出差,并前去看望劉濟舟。

回鄧之后,丁聲達將劉濟舟希望把《兩志》復印回家鄉的事情,匯報給時任文化館館長的李熏祥和宣傳部部長周吉文。

據周吉文回憶:“當時聽了丁聲達的匯報,我覺得《兩志》是鄧州的無價瑰寶,當即決定復印,并向財政局借款3000元,派丁聲達進京辦理,并由丁聲達向劉濟舟同志轉達縣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對他表示感謝。”

隨后,劉濟舟請人將兩部志書拍攝下來,照片達千余幅,各影印20套,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承擔了照片費用,鄧縣支付復印費。

不久,《兩志》資料郵寄到鄧縣宣傳部,由于是散頁,后又交給印刷廠裝訂。當時印刷廠廠長接到任務后,表示這是一件好事兒,決定不收裝訂費,也算是為《兩志》回歸盡一份力。

精心裝幀成冊的兩部志書復印本,各20套。按照每一套復印費200元的價格,有償分給有關單位使用,所收費用歸還財政局。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曾經在戰亂時期顛沛流離至日本的兩部志書,終于回歸祖國懷抱,重歸故土。

對此,市史志辦主任劉建州說:“《兩志》的回歸和復印對鄧州的歷史和現實有著重要意義,對研究鄧州清代的政治、經濟、人口、文化、地理風俗、氣象等,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其中,《順治鄧州志》收錄大事貼合實際,荒誕怪事一概不錄,內容豐富翔實,在河南舊志中是極為少見的,而兩部志書都全面周詳地記載了當時水利發展情況,十分難得,是我們修志、存史、育人、資政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如今,時代的風煙消散而去,兩部志書成為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滋養著鄧州人民以史為鑒,勇往直前。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