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家鄉給了我們這次實踐學習的機會,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期待,好好學習,回報家鄉。”同濟大學大二學生吳鵬展激動地說。
學子返鄉潤桑梓,人才歸巢助發展。近日,在市委組織部、團市委的組織下,57名優秀大學生代表參加了2021年“優秀學子家鄉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當天,青年學子們通過走線路、看變化、談感想,先后實地參觀了城市規劃展示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展館、產業集聚區、鄧州職業技術學院(籌建)等地,切身感受家鄉近年來所取得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城市規劃展示館,通過趣味答題互動,讓同學們從城市概況、歷史、成就、規劃、產業、未來六大篇章了解家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維復原、數字沙盤、VR自駕等多種現代聲光電技術的運用,更是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市政基礎設施規劃與鄉鎮規劃等專業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
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展館,跟隨講解員的步伐,同學們詳細了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形成、發展和提升歷程,感受我市干部群眾在新時代鄉村治理中,集眾智、解難題,探索出的新機制、新方法,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逐漸成為破解基層治理的一把“金鑰匙”。
隨后,實踐團一行前往產業集聚區、鄧州職業技術學院(籌建),聚焦我市紡織服裝和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集中參觀河南沃爾福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鄧州市康碩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鄧州市圣新源紡織品有限公司。通過面對面交流,感受家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及營商環境的日益優化。
據了解,“優秀學子家鄉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市為實施“人才回歸全民創業”戰略,鼓勵優秀大學生到基層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引導鄧州籍大學生回家鄉、建家鄉持續堅持的一項工作。
此次實踐活動由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共同組織,提前精心籌備,積極聯系協調各鄉鎮、市直各單位等,廣泛征集實踐崗位,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網絡進行發布和報名、審核、錄取等。經過選拔,57名優秀大學生在200余名報名人員中脫穎而出,參加為期一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鍛煉。
“通過實踐活動,搭建在外學子與家鄉聯系的實踐橋梁,增強家鄉歸屬感及榮譽感,吸引更多在外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投身到鄉村振興中來,為家鄉作貢獻。”市委組織部人才辦負責人介紹,依托市科技人才庫,我市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庫,累計收錄鄧州籍在外大學生信息800余條,通過公眾號、微信群不定期發布家鄉動態,讓大學生在外地也能看到家鄉的變化。
我市已連續多年舉辦“優秀學子家鄉行”系列活動,今年是“優秀學子家鄉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第四年,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了300余名鄧州籍優秀在校大學生利用假期,到市直單位、鄉鎮機關及農村一線,參與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工作。經過四年的品牌積淀,“優秀學子家鄉行”已經從市委的常規性活動提升成為全市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品牌,吸引越來越多大學生暑期積極參與。
“我們將進一步提高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和覆蓋面,讓更多鄧州籍優秀青年學子參與進來,把實踐活動打造成凝聚青年學子的重要平臺,讓青年學子發現鄧州的美,將大美鄧州名片更好地推廣出去,同時樹立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理想志向,為全市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社會和諧貢獻力量。”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俊宏說。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管理等工作,持續開展青年人才引進行動,先后出臺《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的意見》等一系列人才發展支持政策,加大財力物力等投入,對引進青年人才按照不同學歷,按照8000—18000元/年標準發放高校畢業生生活補貼,累計兌現84.2萬元,發放大學生創業貸款120萬元,發放大學生開業補貼1.5萬元。統籌協調824套人才公寓,按照人才不同類別,拎包入住“專家公寓”“青年公寓”“碩博公寓”,解決青年人才后顧之憂,著力營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環境,為鄧州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年輕智慧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