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的人生智慧

2021-06-07 10:28:37 作者:張宗成 來源:
分享到:

李賢(1408—1466年),字原德,鄧州林扒鎮大李寨人。他少有大才,25歲便中鄉試第一名(解元),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中進士,從此便開啟了他30多年的宦海生涯。歷經英宗、代宗、英宗、憲宗三帝四朝,英宗復辟后更是首席內閣大學士(首輔)。他的上三代均被追贈一品,在鄧州境內建有三處閣老墳,為史上所僅有。

在那個帝王更迭頻繁,朝堂傾軋的年代里,李賢屹立朝堂而不倒,首先在于他能從實際出發,適時提出正確的建議。代宗即位,也先大軍威脅明朝。李賢便上陳十策,勸代宗勤于政事,厲行節儉,收攬民心,振奮士氣。代宗十分欣賞,誠心采納,曾將他的奏本命翰林院抄寫張貼,視為座右銘。

他正直敢言,多次建言力爭。代宗病危時,欲以汪皇后殉葬,經他極力勸諫,始免。

李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曾向英宗建議裁減冗官、冗卒節省軍費,減免百姓賦稅與民休息,均被采納。有一次,他在朝堂上勸諫英宗輕徭薄賦,罷去擾民的江南織造,撤消特務衙門錦衣衛,禁止邊境官員向皇宮納貢,停止皇宮派使者外出大肆采買物資等。見英宗面有難色,接連重復自己主張,爭得面紅耳赤:“大臣當知無不言,豈可緘口而茍于職位!”

李賢的進言涉及很多方面,大都是體恤百姓,崇尚人倫,解決皇帝面臨的困難。英宗病重之際,李賢奏準將被幽禁了60年的建文帝的小兒子赦免釋放,并諫勸英宗勿聽信讒言,遺命傳位于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死,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憲宗。李賢和彭時一起,又勸憲宗冊命嫡母和生母同為太后,解決了憲宗面臨的情感難題。李賢進封為少保、華蓋殿大學士,繼續輔政。在任職期間,他還勸諫憲宗釋放了大批宮女回家,節省開支支援邊境將士,改革一些任官制度。

李賢不止一次遭受過誣陷,但都無礙。面臨危難總有人挺身而出為他洗冤,這是他長期努力樹立正氣的結果。英宗復辟后,召他為翰林學士,入文淵閣,與徐有貞一起參與機要。不久,進為尚書。當時,石亨和曹吉祥的勢力很大,兩人與徐有貞爭權,并妒忌李賢。石、曹自恃擁英宗復辟有功,專橫跋扈,引起了御史們的彈劾。兩人懷疑彈劾為徐有貞、李賢所指使,便到英宗處告狀,英宗不辨真假,將李賢和徐有貞逮捕下獄。經大臣進諫,李賢不久被釋放,官復原職。石亨罪發被誅后,英宗對李賢信任日深,任用他為首輔,與彭時、呂原共同輔政。

天順七年(1463年)八月,執掌錦衣衛的都指揮使門達得恃英宗之寵,唆使錦衣衛官校肆意殘害官民。李賢曾多次奏請禁止錦衣衛的不法暴行,英宗也當面訓斥了門達。錦衣衛指揮僉事袁彬因看不慣門達的作為,有時也向英宗奏告,門達就唆使小卒誣告袁彬,并將袁彬下獄。這時,軍匠楊喧仗義上疏說,當年英宗被也先俘虜時,只有袁彬一人服侍在英宗左右,忠心耿耿,備受磨難,如今不分青紅皂白將他逮捕入獄,實在不合情理,請求英宗親自審理此案,并揭發了門達三十余件不法之事。英宗卻將此案交門達審理,門達刑逼楊暄招供說是受李賢指使,企圖一石三鳥,除去李賢、袁彬和楊暄。楊喧擔心自己被拷打而死于牢中,反而弄不清真相,就假意招認,并愿當場與李賢對質。在宦官會同大理寺官員會審時,楊喧又大叫道:“我死了也罷,豈能誣陷他人。這是門達逼我誣陷李賢的!”這才真相大白,李賢、袁彬免罪。

愛惜人才、廣開言路為急務,薦引了年富、王竑、李秉、程信、崔恭、李紹等人入朝,后都成為名臣。

公元1461年秋,宦官曹吉祥與其弟曹欽在京城發動兵變,進攻皇宮,殺戮大臣,進而欲篡奪帝位。李賢正值夜,猝不及防而被捕。曹欽脅迫他起草奏章,為這次叛亂辯解。這時,尚書王翱也被叛兵劫持,李賢在王翱配合下,假意起草了奏章,實為密請英宗趕快平叛,然后將奏章塞入長安左門門縫。曹欽在朝李賢砍了幾刀后,就策馬而去指揮叛兵,英宗見了奏章大喜,于次日天明平息了叛亂,曹欽投井自殺,曹吉祥被捕殺。當李賢帶傷謁見時,英宗對他大加慰勞,進爵他為太子太保。

李賢注重著述,曾主編《大明一統志》,著有《鑒古錄》《體驗錄》《看書錄》等,今存《天順目錄》《古穰集》。

李賢是鄧州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人生智慧是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