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心理負荷越來越重。怎樣讓自己喘口氣?如何讓思想減壓?放松身心又有何良策?
在阿炳凄涼的二胡曲的伴奏下,伏案寫出《病中吟》:“寫作工作不計年,早也加班,晚也加班。積勞成疾患哮喘,呼吸困難,生活困難。方知身體是本錢,不會休閑,才會休閑。人過中年月過半,風云氣短,英雄氣短。”不亦快哉!
我的哮喘病常在夜里發作,不能躺臥,只好坐到天亮,讀史書以熬過漫漫長夜:“哮喘最怕五更寒,風透衣衫,雨透衣衫。吐痰不止躺臥難,窗燕呢喃,病夫呢喃。披衣而坐讀屈原,遙憶江南,夢游江南。憂國憂民憂文壇,人在文壇,心在文壇。”不亦快哉!
《病中吟》在報刊上發表以后,受到知心朋友的熱情問候。老朋友姚學林送來祖傳秘方,趙才宇贈送治療哮喘新藥“蛤蚧定喘丸”“如意定喘片”。保險公司聞風而動,勸我參加醫療保險。不亦快哉!
文壇同仁更是關心,陳鎮推薦卓有成效的“湍樂寧”,許光選推崇保守療法中藥,趙中玉引薦去南陽氣管炎研究所,熊傳義介紹偏方“蜂蜜煮紅棗”,高麗麗主動帶我去見她的父親——呼吸內科教授高元勛,細心檢查精心治療,專家門診果然有奇效。不亦快哉!
曾經浪漫,不再浪漫,病中唯有妻相伴。不想住院,偏讓住院,攙扶生命過難關。出院以后,天也藍,月也藍,空氣也新鮮!萬洪志一行到家中慰問,談笑風生,一如從前。不亦快哉!
咽喉發炎時,讀唐詩“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到河邊樹林散步,仰天長嘯,吐故納新,順經暢絡,調氣怡神。不亦快哉!
神經衰弱時,讀宋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穩定情緒,改善心境,保持美好的心情,比十劑良藥還管用。不亦快哉!
臥病在床時,閱讀明清小品文“人心常帶三分憂患,則事業可成;人身常帶三分疾病,則性命可保”。安心養病,與病和平共處。命運安排,因病得閑是福。不亦快哉!
“天怕浮云地怕荒,人怕有病物怕傷。然而作為文人,窮途之境界不可不歷,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嘗。非常經歷產生非常作品,大膽文章拼命酒,生涯坎坷詩斷腸。不亦快哉!
蘇東坡主張“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毛潤之奉行“基本吃素,飯后百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養生之道奧妙無窮,養病學問深不見底。我的保健之術得力于四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苦中作樂。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