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我說的教書指的是當教師。其實當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應包括育人。唐代文學家韓愈就曾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其中傳道就是育人,傳道要有遵循,要有所本,所以說育人也離不開教書。
教師擔當著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識的傳承、技能傳授與訓練,以及良好習慣培養的重任,歷來受到人們的尊崇。在古代,“天地君親師”牌位就有教師的一席之地,孔子因教書被稱為大成至圣先師,甚至被封為文宣王,歷代供奉。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語重心長地指出:“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言語中滿含著對青年一代的期望,滿含著對廣大教師的希冀和信任。從職責任務和作用上說,當教師真好,教書真好!
廣大人民群眾同樣對教師滿懷希冀和尊重。幾十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幾個比喻:教師像園丁,像人梯,教師是馱著太陽升起的人。廣大教書人也以此自勵,奉獻回報人民的信任。我在一篇文章中還用了一個比喻,教師像渡口的艄公,常年守在一個地方擺渡,送一茬又一茬的行人走上遼遠的坦途。我們苦并快樂著,教書真好!
教書與書籍為伴,與文明同行。教師有讀書的天然便利,在豐富學生知識啟迪智慧的同時,自身也教學相長。有狀元徒弟,也有狀元老師,歷史的豐碑上刻下了陶行知、于漪、霍懋征……一串閃光的名字。各級政府表彰,街道鄉村人們口碑傳頌稱贊的優秀模范教師燦若繁星。教育成果豐碩,育人成才;自身修煉進步顯著,既惠及他人,也成就自己。我在教書的同時,教書伴隨教育科學研究,寫出了不少課題研究報告,出版了好幾本教育專著,受到同行的好評和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的表彰,成為為數不多的特級教師之一。我真切感到,教書真好!
教書與學生為伴,心理年齡永遠年輕。不管有多少煩惱,往講壇上一站,看著天真爛漫的小學生,自己也會天真爛漫起來;接觸純潔可愛的中學生,簡直是置身于色彩斑斕的萬花筒,如果有研究的興趣,樂在其中。教書真好!
工人農民有收獲勞動成果的喜悅,工人用到自己生產的產品,看到自己勞動的價值,心中會充滿自豪;農民收獲和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會感到格外甜美。教書在收獲豐碩的育人成果之外,還有一份從學生那里得到尊敬與感謝的欣慰。前些日子,我退休后的第三本詩文集出版,我教過的八七屆畢業生聞訊,專門召開了一個座談會并設宴招待,會上為我頒發了精心制作的獎杯,朗誦了他們的賀詞和詩文,講話懇切動人。在無比激動中,我又一次真切感到,教書真好!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作為教師,要獲得學生的尊重,首先是一個正直的人,肯為學生付出的人。在學生需要的時候,能舍下身來,奉獻自己。就像我在散文《教師的欣慰》中寫的那樣,在陡崖前蹲下身子,拍拍肩膀告訴學生,“來,從這兒上去!”作為教師,還需要是知識豐富的人,不斷更新和充盈自己的知識儲備;講究方式方法,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才能成為被學生喜歡和尊敬的人。我的學生告訴我,他們喜歡我一篇文章教多少遍都不重樣,每堂課總有新的東西,在我教書的課堂上,大家總有開心的笑聲。而這正是我幾十年來不懈的追求。
教書是一門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做先生,先做學生。針對教書的不會讀書,教作文的不會、不愿寫作文的現象,我曾大聲疾呼,教師不僅要多讀書,更要學會精讀,要不依賴教參,快速解讀各類文章,讀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文題,自己至少要能寫出三篇同題文章。我實踐這些主張,在指導一個教師上優質課時,一節指導課拿出普通版和提高版兩篇下水文,以此為憑借,將作文指導引向深入,結果這位老師獲得了南陽市優質課和觀摩課兩個一等獎;寫文章的習慣養成了,我教學期間的指導文章和下水范文,經常在《作文》雜志和《作文指導報》發表;退休后成為市文化沙龍的???,寫下的文章經常見諸市內報刊。這使我一次又一次感到,教書時養成好習慣真好,教書真好!
有人會說,你把教書說得那么好,難道就沒有體會過教書的苦?不錯,教書是苦,不必說早起晚睡,教畢業班年內上課到臘月二十八,過了年初二就開始加班;不必說我曾經一周擔過24節正課,更不必說學生兩周一篇大作文,一周一篇小作文,一個班那么多學生,備課改作業成為永遠也挖不完的兩座大山。何況現在教書的同行,還面臨著互聯網的監督、家長和社會的挑剔,教書之外還要承擔諸多其他的責任和任務,很多時候緊張得喘不過氣來。我始終記著冰心《繁星 春水》里的詩句“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心懷成功的目標,苦點累點算得了什么?更何況哪一行沒有自身的辛苦呢?
如今我早已離開奮斗了幾十年的教師崗位,但我的夢中還有上課的鈴聲和進班前匆匆的腳步,還每每懷念著站在講壇上傳道授業解惑的那份神圣。在今天每取得點滴進步時,我還會深情地說,教書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