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考驗著人們的耐心和抗疫的決心。學校停課,我居家隔離那段日子里,無聊煩悶,整天呆在家里,感覺日子也失去了生機,很是乏味。一天,突然看到臥室的墻角放著一釣桿,那是幾年前一個同學特意寄來的,一直擱置著。
沒事何不去釣釣魚,一來修身養性,二來還能改善一下伙食,何樂而不為呢?我心里打定主意,就開始在網上購買釣魚所需的物品,漁包、成組魚線和魚漂等,做著釣魚前的準備工作。小區一解封,我就帶上魚桿和漁具出門釣魚去了。首次釣魚,我還不知道如何綁魚線,如何調漂,于是我到附近一個漁具店去咨詢,拿出魚桿,店老板笑了:“你這魚桿連桿梢都沒有,咋釣魚哩?”說話間,她找出一個桿梢穿在我的魚桿上,用膠水熟練地貼好,隨后把梢繩打結,教我如何綁魚線,我買了一包老壇窩料和藍鯽餌料,就興沖沖地嘗試釣魚了。
我一個“菜鳥”級垂釣者,第一次去釣魚,就鬧了不小的笑話,我選擇離家較近的湍河濕地公園去垂釣。到那里后,河兩邊已經有不少垂釣者,我趕緊選一個位置坐下來,把魚桿拉好,綁好魚線,然后打窩,掛上餌料開始釣魚,沒釣兩下,魚釣掛底,我動了幾個位置也沒把魚釣拔出來,心一急我瞅瞅四下無人,快速地脫衣下水,原來濕地公園這段湍河兩邊的河堤用鋼絲網固定,我不熟悉環境,魚釣掛在鋼絲網上,我伏下身子用手順魚線找到魚釣取下來,回身上岸。后來釣魚時間長了才知道那很傻,行為也很危險,魚釣掛底實在拽不上來,最明智的辦法就是用剪刀剪斷魚線,再換新的主線釣魚。那天上午,我釣魚數次掛底,最后一次又掛底,我再次下水,順著魚線去摸魚釣,水深摸不著,我害怕溺水,趕緊上來扯斷魚線,忙活半天一條魚也沒釣上來,賭氣收拾東西回家。
雖然第一次釣魚我鎩羽而歸,但我相信自己能釣上來魚的。小時候用一根竹竿,綁一根尼龍繩,魚鉤是一個燒紅的縫衣針弄成的魚鉤,掛上蚯蚓,就曾經釣出一條二三斤的鯰魚。再去釣魚,我從容了很多,吸取上次教訓,這次到城外彩虹橋附近去釣魚,到那里后一看這段湍河水面更開闊,釣魚的人更多。我在彩虹橋下面找到一個釣位,做好準備工作就開始釣了,正釣著一個年輕人拿著漁具也來釣魚,正好我又掛底,正著急的時候,年輕人看到了,熱心地對我說:“大哥,別慌,讓我來幫你弄上來。”說著從漁包里拿出一個錨刀,綁上長繩投向水里的魚漂,正好掛住,然后拉繩把魚漂拽上來,雖然子線斷了,但主線和魚漂完好無損,我連忙表示感謝,小伙子說都喜歡釣魚,幫個忙算啥,魚鉤斷了沒事,丟了魚漂不值,魚漂少則5元,多則10以上。他看到我的魚漂又笑出聲來說:“哥,你魚漂插錯了,應該插進漂座里,而不是插到漂座下面。”我忙解釋說才學釣,一切都得從頭學起。年輕人又教我如何識別鉛重鉛輕,如何調漂,聽得我連連點頭。經他一教,我開始不斷上魚,雖然都是些小白條,但對我來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那天我滿載而歸,那個年輕人把他釣的兩條大白條送給我,加上我自己釣的有一斤多,回家小小虛榮了一把。
有魚獲了,我釣魚的積極性愈發高漲。早晨天微微亮,妻子去晨練,我帶上漁具去釣魚。下午四五點不顧妻子勸阻,又去垂釣,那段時間我像著了魔,迷上了釣魚。每次釣多釣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每每盯著魚漂,心無旁騖,寵辱皆忘,把煩惱和憂傷皆拋在腦后,再也不去做那煩人的手機族和低頭族,心境開闊,物我兩忘,真好!
釣魚經歷已有兩年,讓我學到很多釣魚的技巧,雖然我知道自己只知其皮毛,但是我還是想分享給大家:釣魚早上6點到9點有口,下午7點到9點有口;使用蚯蚓釣魚需要打窩,餌料釣魚分拉餌和搓餌兩種,想釣到魚,餌料的選擇很重要;釣小魚使用1號和2號鉤,釣鯉魚和大白條換3號和4號鉤,釣大魚用7號以上的鉤;魚桿越長釣的魚越大,釣大魚要用6.3米和7.2米以上的桿,釣小魚用3.6米的、4.5米的或5.4米的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調漂很重要,漂調好了才能釣到更多的魚。調漂第一步重鉛找底,先把浮漂下拉,把魚鉤拋入水里,讓魚漂僅露個頭,然后再上拉魚漂一個子線的長度,慢慢地修剪鉛皮至魚漂露出水3到4目,再掛餌釣魚。
釣魚的過程,我收獲到成功和快樂,它讓我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各行各業都需要良好的專業技能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釣魚也是一樣,你要想釣魚收獲多,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釣魚技能,只有技術熟練,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釣魚人,每一次都會滿載而歸。
如果你也喜歡釣魚,也想修身養性,請拿起釣桿去野外,享受垂釣之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