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藝 人

2021-08-24 18:57:00 作者:李 林 來源:
分享到: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歪歪曲曲的巷子口,問路人,大家都知道那個專門鎖邊的縫紉店。向里走,又遇到一婦女,她笑指兩三米的灰色墻面:“喏,門口有張椅子的就是。”

走過去,發現這家縫紉店實在不該叫“店”,灰白水泥墻夾著一道窄門,門上空空如也,一個有關“縫紉”的標志都沒有。門內也就三四平方米的空間,放著一張矮桌和一架縫紉機,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坐在縫紉機旁忙活,我往門口一站就擋住了她的光線。她抬頭笑問:“有事啊?”

我擠進去,把半腰裙壞了的隱形拉鎖展示給她看。她接了,說半小時后來吧。我說我坐等。于是坐下,見她先拆了老拉鏈,再裝新拉鏈,一反一正兩道工序,這樣的活計吃力不討好,現在已經很少有縫紉店愿意接這樣的活。她改裝的過程中發現縫得不到位,又把已經裝好的拉鏈拆開了重新弄一次,直至與原先沒有區別才交給我。我接過來,問她多少錢,她說4元。給了她5元,說不要找了,她卻堅持找了1元硬幣給我。她的好名聲就是這樣來的,老顧客都說她有兩個特點:一是要價不貴,二是所有小活兒她都愿意接。

聽說這個女人一條腿不方便,就算半個小時5元錢,一天8個小時她一天的收入是80元,物價日益飛漲的今天,也就是糊口。但4元就是4元,3元就是3元,她從不多收1元錢——她就這樣堅韌而有尊嚴地活著,讓人心生敬意。

我向來對手藝人懷有崇敬之情,手藝人憑本事吃飯,無論亂世還是盛世,熙攘人群,他們靠雙手贏得屬于自己的從容。就像這個女子,居陋巷、住窄棚,貌不驚人語不多,但她常常被人贊美地提起,她在清淡中被人接納和敬仰。

世紀廣場邊,有個專修拉鏈的老師傅,也是滿臉寫著莊嚴。他常年在一柄大黃傘下靜坐,收音機里播著豫劇。他方臉、白發、長手指,有人來,就關小收音機的音量,很認真地修拉鏈,修好,給拉鏈打蠟,檢查一番確定無瑕,再交付對方,收錢。整個過程也許就說一兩句話,生意做完,繼續聽收音機。他收的也是一塊兩塊,但他往那兒一坐就是一身尊嚴。

幼兒園旁那個修鞋老人,有著與他截然相反的性格。每雙鞋來,他都邊整理邊跟你聊這個好還是孬,好如何、孬又如何,聊完了,鞋也修好了。他修的鞋經久耐用,穿且不著痕跡,如果你自帶鞋底給他,他也沒多少意見,收個一元錢手工費,也很熱情。他整天樂呵呵的,和藹里充滿對客人的尊重。

我常常從這些手藝人身上看到一份自尊。自尊是什么?是識得自己,肯定自己,并通過善待他人從而善待自己。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