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院里那棵桑樹一定是顆偶落的桑葚,趁人不注意悄悄長起來的吧。
說來也怪,它居然偷偷摸摸地從一棵不經意的小樹苗長到比碗口還粗。因為知道“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的俗語,爺奶伯爹在世的時候怕是好多次都想砍了它,結果都沒砍成。我想開始也許是不忍,咋說也是棵樹,后來是不能,樹粗得不行,離堂屋和偏房太近,壓根就沒法砍了。有收樹的來了好幾次,看看也沒辦法??稍捰终f回來,既然沒辦法砍掉,那就任其生長吧。
這棵桑葚樹確實給半村的小孩子們帶來莫大的快樂。每年從陽春三月蠶蛹開始,樹上嫩綠的桑葉就被源源不斷地摘下,大把大把地被小孩子們拿回家去喂蠶寶寶,一直到麥收時蠶繭形成。夏天樹上結滿了桑葚,初為青綠色,漸漸變為橙紅,再由朱紅變為紫黑,此時爬到樹上摘一顆填進嘴里,那真是難得的酸甜可口。小時候爬樹,每次都吃成個黑嘴圈,不小心的話,衣服上就會有桑葚留下的紫紅色斑點。
后來家里的偏房翻修成了平房,伸出的桑樹枝丫剛好高過平房,不用爬樹,順著臺階到平房上,只消一抬手,桑葚就在眼前了。
近些年來物質生活富裕,吃的東西都不稀奇了,小孩子養蠶、吃桑葚的也少了,那棵桑樹樹枝粗大、樹蔭茂密已經影響到堂屋的安全和采光,夏天院內桑葚落地太多常弄臟院子等;最主要的是媳婦不喜歡桑樹的名字,對那句“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的俗語更是念念不忘,必欲除之而后快,我也只好默然。
年前有一次回老家,剛好近門有親戚帶著大型吊車在村里收樹,于是請他們過來幫忙。他們在院子外面支好吊車,用吊繩套好樹干,電鋸鋸斷樹根后,在機器巨大的轟響聲中桑樹被移出了院子,院子一下子敞亮了許多!
那一刻我心里也在默念:Ade,我的綠桑葉們!Ade,我的紅桑葚們!心理上雖有些不舍,但終究還是想通了:時移世易,萬物皆有其宿命。桑樹要是叫喜樹,人們該有多喜歡它呀!
每每看到超市里顏色紫黑、碩大飽滿的桑葚時,我都會想起老家的那棵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