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上紅旗展

2019-12-20 10:24:25 作者:王文建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太行山上楓葉紅,紅旗渠上紅旗展”,一到紅旗渠,我就看到了紅旗,有形的,無形的,一面一面,迎風獵獵。

1959年,林縣遇旱,田園荒蕪,河水斷流,井塘枯竭。打井,無水;挖泉,無水;捧盆拎桶,舉首望天,無水;提鎬掂锨,送目臨地,無水。畜,渴得嗓子冒煙;人,渴得涕淚漣漣。不會一年不落一滴雨吧,也許,明天就有雨了吧!于是,揪著心等,一天,又一天,轉眼到了1960年,雨沒有落下來,旱魃愈顯肆虐。

水要絕人,人不能為水絕!境內找不到水源,向境外尋,經實地勘察,源于山西省的濁漳河水源充足,林縣縣委、縣政府遂決心“引漳入林”。1960年2月11日,一場人類與自然的生死相搏拉開帷幕。其時,恰值元宵佳節,卻無人有心過節。黎明,懷著“林縣兒女多奇志,誓教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數萬修渠大軍冒寒風,踏霜凍,牽牛、拉馬、推著“獨輪車”、挑著鍋碗瓢盆、扛起被褥包裹,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了。

條件苦到不能再苦。沒吃,只能挖野菜;沒住,只能搭窩棚、鉆山洞;沒現代工具,只能腰系繩索,凌空揮錘打釬,裝藥放炮。如斯之艱,無人喊苦。吃不飽,照樣歌唱;腰背讓石頭硌得生疼,照樣笑靨如花;隨時有跌落山崖之危,照樣無怨無悔。男女老少齊上陣,大車小車都出動,牲口馱,肩膀扛,小車推,馬車拉,手腳磨出了血泡,不停;肩背勒出了血槽,不停。

“心系碧水,黃連能嚼出甘甜;胸存夢想,石室可變成丹丘”,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怎樣的一種精神??!

沿了棧道,我小心翼翼前行。棧道很窄,兩個人相向而行都需錯身,當年的修渠大軍又是如何在這棧道上搬石運料呢?難道,一切都是神話!可當年那窩棚、石洞分明都在,那勢遏流云的詩章“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大業,不建成大渠不還鄉”“‘神工’,‘神工’!”絕非浪得虛名,我肅然起敬。摩挲著崖壁上依稀的字跡、淡灰的煙痕,仿佛看到了一張張堅毅樸實的臉,紅成了旗幟,心突然震顫得厲害。

轉過凌云亭,虎頭崖呈現眼前?;㈩^崖狀若一只猛虎蹲踞,張口而嘶。當年修建紅旗渠時,虎口常噴吐出山石,為減傷亡,修渠大軍特意組建“除險隊”,除險隊長任羊成身先士卒,像雄鷹展翅,率隊友一次次朝虎口撲。運氣好時,輕松除掉險石;運氣不好,則會被咬上一口,頭破血流事小,嚴重的會丟命。

無疑,“除險隊”除的是險,為他人;除的也是命,自己的命。世人視命最重,沒有誰會拿命開玩笑,任羊成和隊友卻拿命跟老天開著玩笑,只是老天感念他們為子孫謀福祉而不計安危的拳拳之心,不肯輕易收了他們。

如今,虎頭崖無路可攀如昨,我只能仰了脖,一遍遍搜尋除險勇士們那遺于歲月風塵中的履痕。尋著尋著,其身影竟恍然出現了,那是一群灰布藍衫面容赫黃骨骼堅挺的漢子,他們共同擎著一面紅旗,把大寫的“人”字招展在天地之間。

到了青年洞,青年洞位于林州市任村鎮盧家拐村西。1960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經濟困難,上級決定紅旗渠停工,深受旱虐的林縣干群理解和體諒國家一時困難,但他們“寧愿苦戰,不愿苦熬”,便精挑細選了300名青壯年組成“突擊隊”不間斷施工。300名突擊隊員,每人每天僅六兩糧食,六兩糧食當然不夠吃。不夠吃了咋辦?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水草充饑,很多人因此得了“浮腫病”。即便如此,也沒人抱怨,突擊隊員們互相勉勵,挖山不止。1961年7月15日,隨著最后一釬的聲音落下,太行山被鑿通,漳河水滾滾奔入林縣。

“家國天下,偉岸脊梁”,300名青壯年無愧中華民族的“脊梁”!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脊梁”,生平還是第一次,我生怕有任何的褻瀆和不敬,干脆棄了船槳,任皮筏飄蕩,凝望他們遺于洞壁的鑿印,任其無私奉獻矢志不渝的精神“因子”在血脈中穿行。水涌皮筏,筏觸褐石,水、筏也似在回味當年“脊梁”們改天換地的渾厚樂章,禮拜他們丹心繡織的血色旗幟。

與青年洞遙遙相望的,是分水苑。分水苑又名分水嶺,是紅旗渠總干渠。就是這個分水嶺,在當年修渠時,讓縣委書記楊貴操碎了心。記得通水前,他曾這樣斬釘截鐵地對水利局局長段毓波說:“如果紅旗渠水通不過分水嶺,我們倆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全縣人民謝罪!”

聽,又一個玩命的,不過,這次玩命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頭頂烏紗的一方“父母官”。以前,在戲文里聽到“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就覺得戲中的“父母官”是多么的了不起,如今想想“當官不為民謀利,不如跳崖送命去”的縣委書記楊貴,當算是父母官中的“極品”了。有父母官如此,林縣幸甚,林縣人民幸甚。

“十年辛苦不尋常,一錘一釬凝血汗”,從1960年2月紅旗渠動工,到1969年7月總干渠及配套工程竣工,整整十年,在一切只能肩挑背扛的情況下,林縣兒女硬是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了211個隧洞,架設了152座渡槽,建成了長達1500公里的渠體。修渠大軍中,走在隊伍最前列的,始終是書記楊貴、縣長李貴。

“俯首為牛寫春秋,眾志成城泰山移”,終于明白,林縣能創造“世界第八大奇跡”紅旗渠,不啻因為有樸實善良、堅強如鋼的民眾,更因為有赤膽忠心、俯身為牛的“旗手”。

日入中天,陽光道道紛披下來,滿山紅葉愈加艷麗,儼然一面碩大的紅旗覆于太行山頂,讓人看了禁不住血脈噴張。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