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亂了披散的長發。我獨行在鄉間小路。曠野,很靜。幾只麻雀在空曠的原野箭一般地掠過,很快溶入了遠處蒼茫的云天。
高遠的天幕,呈現出一片瓦藍,幾片羽毛狀的白云散開著白銀似的光澤。遠處的地平線橫著幾個黛黑色的村莊,都還沉睡在暮秋的寂寥里。大路邊有一大片苞谷地,慘白的長條葉子沙沙地響著,遠處有兩排聳入云天的白楊樹,都脫去了飽滿的綠。把瘦骨伶仃的枝枝杈杈都裸露在寒風里。
我把果品和白花一一擺放在墳前,點燃那一堆紙錢??粗t紅的火舌舔著黃紙薄薄的邊?;鸺垵u漸卷曲,變成展翅欲飛的黑蝴蝶。又一陣風吹來,這些黑蝴蝶掙脫開紅火光,徘徊留戀在墳場周圍的黃土堆上,被枝枝枯黃的草梗掛碎了,變成點點黑斑,散落了一地。這景象,使我眼前晃動著,父親被烈日暴曬的背。
我凝視著縷縷青煙在裊裊散開,在墳場上方蔓延。被風一吹,有四散逃竄,籠在我擺在墳邊的點心上。有幾張紙被風吹跑,燃起幾棵枯草的細葉。在火光中畢畢剝剝地響,很快又陷入沉寂。這里不適應紅火光的跳躍歡騰,只適合裊裊青煙的纏綿盤旋,望著無言的墳頭??v使你有千言萬語,又與何人訴說?
這里安睡著我的父親母親,他們一生像老牛一樣伸著脖子在土地上耕耘。到老去了,又回歸到他們傾灑全部汗水的土地。 此刻他們正安靜地沉睡在土層下面,能否聽見我喃喃地訴說,就只有大地知道了。這時我倒希望有靈魂之說。因為我擺放著他們愛吃的零食,懷著深深的思念,對著那堆還沒燃盡的紙錢訴說,對著空曠的原野訴說。多想再看一眼他們慈祥的臉,哪怕他們老得只剩下滿臉的皺褶。在我心中,他們永遠是寒霜撲打過的野菊花,我讀懂了那些希冀和堅強。
風很輕,田野很靜。只有我靜靜地跪拜。忽然想起那些年,睜眼閉眼就出現在視線中的慈祥的臉,現在只看一眼都是奢望。以往心里的苦悶,可以對他們無遮無攔地傾訴。而如今沒有了方向,只能對著一堆黃土訴說了。知是渺茫,還想來訴說訴說,也因為是習慣。
這時才知道,世上最無情是陰陽相隔。
當你飽含悲戚,對著被荒草浸蔓著的土堆訴說時;當一個飽滿鮮活的靈魂,對著土層下死寂到尋不到一點兒生機的空洞訴說時。該是人間最可悲的愚人之舉。然而,許多人都在重復著這個愚人之舉。是為了寄托一種幽幽的思念,是不忍割舍又不得不割舍的牽掛。這種綿長的,痛徹心扉的,欲罷不能,欲說還休,欲訴無處,是余光中《鄉愁》里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悲歡、酸甜、淚水與笑臉。一切熟悉的聲音,一切記憶里的場景。如黑白電影的鏡頭,都在那四下飄竄的青煙里,緩緩移過。溫馨又遙遠,濕潤了你的眼眶。
緬懷是痛定之后的整裝待發;是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怒向刀叢覓小詩的鋒發韻流;是屈原自沉于泊羅江時,端午節的棕香綿長;是烈士陵園里筆直如小白楊,手握白花深深一鞠躬的讀書郎;是煙雨霧朦朧,路人魂欲斷的清明節……
近幾年,清明節已成為國家的法定節日。是為了寄托對失去親人的一種哀思,對于我輩凡夫俗子,每個人都需要在塵世的煙火氣息里,去感知懷念已故親人的似海恩情。
故鄉,是我們人生的來處,那黃土地不僅養我們長大,還是我們故去親人的安息地,也是我們靈魂的棲息地。傳承這些傳統的節日,不只是心存感恩,寄托思念,也是為了讓我們自己,有個心的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