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正在培育4家;新增省級研發平臺5家;培育“瞪羚”企業1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73家,申報“專精特新”企業4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達到43%……一串串數字是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轉型增效”行動成效顯著最精彩的體現。
開發區管委會作為“轉型增效”行動牽頭單位,高度重視,全面推進,不斷增強爭先進位意識,不折不扣地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通過實施“一企一策”“專班服務”“政策支持”等多重措施疊加,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精準服務
做強“主引擎”
為確保行動扎實開展,開發區按照《關于開展2022年鄧州市“沖刺三季度、決戰保全年”四大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出臺《鄧州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2022年“轉型增效”專項行動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夯實責任分工,明確責任人及時間節點,建立開發區工作臺賬,確保任務扎實推進。同時,成立“轉型增效”行動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特別是對企業科技創新、低效用地整治等重點工作實行“一企一策、一企一專班”,建立周匯報、旬調度、月通報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壓推進,推動重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高翔,管委會主任趙明輝對“轉型增效”行動開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先后召開協調會議4次、現場辦公會9次,推動解決蘭恩科技項目用地、吳江化纖產業園用水等問題20余個。
開發區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對區內27個重點項目進行全面排查,逐個對照合同約定開竣工時間進行督促,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節點,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對擬開工項目進行全面排查,建立11個項目的手續辦理、施工進度、投產運行等全環節推進臺賬,“一企一專班”服務,助推項目快速落地開工。
在相關單位密切協作、高效配合下,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生物基合成材料等主導產業蓬勃發展、持續向好。開發區1至8月份主導產業增加值18.02億,增速10.30%。
創新培育
積蓄新動能
走進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只見廠區內樹木郁郁蔥蔥,柏油路寬闊整潔,綠樹紅花與設備交相呼應,美麗花園與現代廠區完美融合,目之所及,凈如景區。這是我市著力培育7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代表。
目前,開發區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二批7家,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已申報鄧州市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鄧州市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凱穎鋼構工程有限公司,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已培育4家。
開發區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深度推進產學研合作,實行重點企業專班培育制度,不斷激發企業持續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企業產品結構升級、提質增效和轉型發展。
科技創新培育取得重要進展。今年以來,培育省級研發平臺3家,駿豐家具建材有限公司通過省企業技術中心公示,建國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獲批為省級淡水漁業生態循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我市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康碩(河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認定為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河南星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保障要素
筑牢“壓艙石”
隨著用地政策日益趨緊,如何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開發區亟待解決的問題。
困則思變、變則通達。開發區強化產業用地保障,按照產業用地占開發區總面積比例不低于60%,產業用地占建設用地比例不低于20%的要求,為開發區擴區和產業發展留足空間。
開發區結合在編的鄧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步劃定方案,將原產業集聚區、穰東服裝產業園和陶營物流產業園三個片區共同納入開發區范圍,形成“一區三園”總體格局,可新增產業用地7000畝左右。同時,通過“平臺公司融資+專項債等政策性資金爭取”等多種形式,全年計劃新增標準化廠房59.3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26.3萬平方米,在建廠房33萬平方米。
“我市在爭增量、擴容量的同時,以‘百園增效’行動為抓手,深入實施開發區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行動,化解用地緊張問題。”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轉型增效”行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列入閑置低效用地處置清單的53宗2473畝土地,已盤活46宗1951.25畝,特別是經過近期努力,申港紡織內252畝閑置土地成功盤活;原少兒童裝城172畝停產項目經二次招商引進資金建設新項目進行盤活,目前已全面開工;原賜金紡織項目167畝閑置土地通過申請專項債資金,建設內衣創意產業園,已全面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