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舊址在我家前面,如果來個工廠要蓋高樓擋住我家的光線了,咋辦?”
“租出去可以給集體增加一點收入,好事。”
“來個工廠,有噪音沒有?對環境有沒有影響?”
初冬時節,凜冽的寒風阻擋不了腰店鎮黑龍社區議事大廳里火熱的氣氛。大廳內,該社區村民代表齊聚一堂,為舊村部再利用一事積極地發表著意見建議。
2019年,黑龍社區的村部搬到了新址,舊村部便閑置了下來,舊村部再次利用不僅有利于美化社區人居環境,還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一舉兩得。經過該社區黨支部提議,社區“兩委”商議后,此方案正式進入村民“視野”。首先召開黨支部會議審議并順利通過,隨后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后進行表決。期間,社區“兩委”干部針對存在的問題不斷地走訪、調研,摸排村民的真實想法,并對村民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解疑答惑。
“村民參與有渠道了,表達也有人聽了,這樣的做法我們都買賬!”村民代表張云霞對此感觸很深,因為自己家就在村部舊址附近,她怕引進的企業私搭亂建、亂排污水影響居住環境,后經社區黨支部書記王俊杰解釋,并展示引進企業的相關資料后,吃了一顆“定心丸”,由原來的動搖變為極力贊同。
事情辦不辦,村民說了算。經過全體村民投票,村部舊址再利用一事,得到全體村民的支持,并在社區門前的事務公開欄里公示了決議和實施結果。
今年71歲的王興培在村里的閱讀欄前認真瀏覽著黨支部舊址再利用的相關文件,黑龍社區不算大,像王興培老人一樣關心社區大事小情的村民卻不在少數,每當村里有黨務、村務、財務“三務”管理和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管理的變動時,該社區黨支部就會把相關材料張貼在公示欄向村民“交賬”。“這幾年,社區發展快,光景也好,關鍵一條是制度定得好。”王興培笑著說。
王興培所說的“制度”就是黑龍社區一直秉承的“四議兩公開”制度。近年來,腰店鎮黑龍社區用活“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結合“五星”支部創建,匯集黨員干群智慧,通過黨建“一顆子”,激活發展“一盤棋”,全村形成了“上下一條心、干群一股勁”的良好局面;扎實推進“1+N”鄉村振興產業體系,構建起“龍頭企業+協會(合作社)+農戶(小車間、小作坊)”發展模式,引領發展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緊密配套、協同發展的鄉村產業布局,有效破解了村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難題,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利用該工作法引進的銳宇傘業有限公司,帶動20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引進的西藍花種植項目,成功流轉土地1500畝。
“通過‘四議兩公開’這把‘金鑰匙’,我們把小雨傘做成了大產業,實現了企業盈利、集體增收、群眾致富,一舉三得。”王俊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