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又到了莘莘學子沙場亮劍的時候,每每此時,總會莫名的激動。往事并不如煙,在華年的這頭,打開記憶的閘門,過往的高考經歷如在昨天。
回想高三苦樂并存的青蔥歲月,把最美的華年交給高考這個與夢想有關的詞語,以極致的奮發與熾烈的情感對待生命,那真是一段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信心追逐夢想的時光。
高三,成摞的資料,無邊的題海,逼著自己埋進去,埋進書本,埋進試卷,埋進密不透風的黑繭——為的是有朝一日破繭成蝶。像一頭二月黃牛,默默踏步,無聲前行,在敬畏與期待中迎來又送走一模、二模以至N??荚?,每根神經都被冷酷無情的現實錘煉得堅不可摧。
也就在那年,遇見了他,前后桌,他總喜歡和我討論問題,晚自習放學后,也總是很默契地和少數同學待在教室聚精會神地熬夜奮戰,多少個星天閃爍或月華姣姣的夜晚,不約而同走出教室,相視一笑,所有的疲累都已風輕云淡。他很聰明,數理化極好,從他那里,我掌握了復習理科的“秘訣”,一條線串起了主要的知識點,再添加細枝末節,知識脈絡清晰,系統化網格化。從此,數理化不再是繁雜冗亂的知識堆疊,而是變得有機可循,有線可依,有趣而容易,成績也是立竿見影。周末下午半天假日,有時也會相約去野外走走,或故作高深狀談論人生未來,或青春飛揚地歡笑調侃。那時的我們,很窮,不像現在的學生,什么補腦液、氨基酸,只要是對身體有益的,家長都會毫不猶豫、毫不吝惜地買給孩子。那時即便高三,也是平常的學校生活,哪里有錢補充營養,倒是那份懵懂的欣賞與喜歡,給枯燥忙碌的高三生活染上一抹炫目的亮色。
終于迎來了決定命運的高考,至今仍記得考完之后的感覺,背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著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嗎?為什么心里空空的沒有著落?那的確是人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為它關系著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選擇,風險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那道窄窄的獨木橋,我能擠過嗎?12年的奮斗會是徒勞么?這個錐心的問號每每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一次次猛烈地叩擊著心門,整個暑假都在慌恐與期盼中度過。
那時農村沒有電話,去看放榜那天,我對父母說:“如果名落孫山,午飯前我就趕回來,如果中午不回來,那就是考上了。”到校后,已經有很多學生在看榜,知道自己考得不太好,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從后面看起,還好,還好,總算榜上有名,可惜的是物理分數考得低,以致2分之差沒有進入本科線。不過對于一個傻乎乎出身貧寒的農村姑娘來說,已經滿足了,預示著從此就可以告別眼前的茍且,去追求詩和遠方。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也考上了,和我的分數差不多。其實他成績應該更好的,只是語文考得比較差,與理想的學校失之交臂,徒留一聲嘆息。不過,對我們農村這些窮孩子來說,能到遠方上大學,能有比父輩更好的生活,已經是夢寐以求的事了。
接下來填報志愿的時候,還是有些緊張得不知所措。三年的苦讀,總怕因為志愿填錯而懊悔一生。我和他把厚厚的一本《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翻過來翻過去,舉棋不定,唯恐因志愿報錯而棋差一招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后來商定報考師范類學校,一是錄取人數多,被錄取概率較大,另外上師范還有生活補助,可以減輕家里負擔。所幸我倆均被信陽師院錄取。
真的很懷念高考前那段日子,不只是那段時期完成了人生的過渡與蛻變,更重要的是,人生中再也不會像那時一樣專一執著、心無旁騖充滿希冀地為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斗。若干年后,回想曾經的汗水和淚水,心里充滿了感動和欣慰。仔細想來,高考不只是夢想的臺階,更是一份難得的人生經歷。它讓我們學會了相信自己,命運靠我們自己改變,只要自己努力奮斗,沒有什么不可能。
高考之后,我們一起上路,走向遠方更有詩意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