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出事了。沒想到會出事。
事出在張家溝,即寶吉所在的村,是一個很小的自然村。張家溝離丹江遠,江水輕易不會漲到這里來,不像有的村那樣搬來搬去。這里土地肥沃,五泉相匯,流水淙淙,八百畝良田旱澇保收,水稻、蓮菜、紅心鴨蛋聞名中原,村民還能經常打魚。這一次,水要漫過東邊的山梁,張家溝要搬遷了。
村民選出寶吉當代表,總覺得無論如何得選個好地方,至少與張家溝差不多吧。寶吉回來時,好像是穩操勝券,知道要去的是個好地方??墒?,慢慢地聽到了寶吉說的話,聽著聽著便聽不下去了,村民們就議論著不遷了。其實寶吉說的是實話,可實話難聽。
消息傳到了雙林,傳到了項景英這里。項景英急忙把吳鎮長、龍主任和魏干事叫來,要他們仔細想一想,上次移民來,有沒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魏干事想了一會兒說:“應該沒有,伺候得挺好的。”
龍主任擰著眉頭說:“肯定是那個叫方虎的搗鬼,這家伙凈挑毛病,說不定回家說了啥話。”
項景英說:“人家既然能挑出毛病來,說明還是有漏洞嘛。吳鎮長,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
吳鎮長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在下結論有點早吧。”
“不管問題出在哪里,都要馬上解決。趁事態還沒有擴大,解決起來也容易。大家想想,人家響鋪鎮把工作做得好好的,一到我們這里來就出了問題,我們說不過去啊!上面問起來,我們怎么回答?”
看大家不說話,項景英又說:“這樣吧,我們再到那里去做做工作,我相信移民都是好的,只要我們工作做到家了,他們是會服從安排的。”
“到那里后,要不要響鋪鎮配合?這會兒方家灣人還是他們的人,他們也得管管。另外,咱們這邊去幾個?人少了恐怕不行吧。”魏干事說。
“別搞得像打仗似的,我一個人去就行了。”項景英說。
“對了,還有司機小文,關鍵時刻也能抵一陣子。”魏干事又說。
事不宜遲,項景英看了下時間就出發了。路上走了三個小時,十一點多的時候,到了方家灣村。按照路上聯系好的,方孝全正站在村口等待。車在方孝全跟前停下來,方孝全上了車,說:“項書記,時間不早了,吃過飯再去吧。”
項景英說:“這會兒正好能見到人,還是抓緊時間吧。”
方孝全點了點頭說:“剛才我在想,是不是把方進和帶上,他是老移民,群眾基礎也好,好多人都聽他的。”
項景英沉思了一下,說:“你覺得他會去嗎?”
“應該會吧,方進和那人還是很通情達理的。”
項景英笑了笑,說:“好,那就找老方去。”
項景英突然出現在眼前時,方進和吃了一驚,看到方孝全跟在后面,就明白了什么,項景英走上來殷勤地握手,就更證明了他的一些猜測。果然,項景英客氣了一番之后,說明了來意。方進和有些為難,思忖著如何回答。方孝全說:“進和哥,你也知道,搬家又不是把家里的一切都搬過去,世界上又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地方,哪能十全十美呢。況且項書記也說了,虧處有補,這里不足的地方,會在別的地方補償,叫我說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方孝全說著嘆了口氣又說,“一個地方住慣了,肯定不愿遷了,可這不是響應國家政策嗎?國家不搞這工程建設,誰跟誰過不去啊!”
方進和聽了方孝全的話,把頭低了下去,心里老大不高興,心想這話你應該給不愿搬的人說呀,給我說有啥用?
項景英見方進和不說話,就說:“既然方大哥不愿意一起去,那就算了。方書記,咱倆過去吧。”說著二人就走了。
關于項景英到張家溝一事,方進和在自己生病的第六天早晨,對此事進行了詳盡的回憶。他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心口起伏著,涌起了很多感動——
事后證明,自己不去是有道理的。項書記到了張家溝村,就被人一層層地圍住了,說啥的都有,有的說得還很難聽,簡直是罵上了。罵雙林鎮不按政策辦事,把移民當成逃荒要飯的。項書記說啥都不管用,有的時候壓根就不讓你說。要是當時自己在場怎么辦?一方是鄉親們,一方是項書記,自己夾在中間,該多難堪!方孝全也挨了罵,村里人罵他胳膊肘往外拐,不替本村人說話。方孝全顧不得眾人罵,把項書記從人群里拉出來,上車讓司機快點開。
本以為項書記不會來了,沒想到下午又來了,挨家挨戶做工作,講這講那,講了好多,還給每家都發了雙林鎮對移民的承諾書。起初的時候,方孝全不愿意來,他怕再發生上午那樣的事,勸項書記不要再去了??墒琼棔浾f:“我們干部應該把移民當親人,當父母。父母有時候罵我們幾句,甚至打我們,我們能還手嗎?能從此不再理他們嗎?不能啊!”
項書記對村民們說:“到村里來,就是聽大家意見的,大家有啥意見都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來解決,解決不了的,一定會向有關部門反映,請求盡力解決!”
方孝全跟在項書記后面,好像是在“保駕”。項書記下午再來的時候,司機沒有來。
天黑了下來,項書記就在村頭的碾盤旁撐起帳篷,睡在里邊。村里人稀罕,以為項書記不過是做做樣子,哪有書記睡在外面的,他最終還是要到鎮上的賓館去睡,最起碼要到方孝全家里去??墒谴蠹叶煎e了,項書記就是睡在帳篷里,哪兒都沒有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