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豫西南小縣城鄧州,家鄉的人們對面食情有獨鐘,而芝麻葉面條,更是我的最愛。兒時,母親親手做的芝麻葉面條,那回味無窮的美味,至今仍讓我魂牽夢縈。
家鄉人很早就把芝麻葉當蔬菜吃,特別是在過去艱苦的年代,芝麻葉曾是一種很重要的救荒菜,受到了無數人的青睞。
芝麻葉不僅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鈣含量也很高,還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和纖維素,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改善視力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六七月芝麻長得健壯的時候最適合采摘芝麻葉。走進郁郁蔥蔥的芝麻地,精心挑選不老不嫩的芝麻葉。這些新采摘的芝麻葉拿回家后,先燒一大鍋水,把芝麻葉放入開水中焯一下。然后把焯過水的芝麻葉用竹筐裝著,均勻地撒在門前的空地上。繼而揉搓,揉的次數越多,芝麻葉越香。晾干后,用袋子裝起來。隨時吃,隨時拿一把出來,在溫水里泡發。
制作芝麻葉面條的過程,先將曬干的芝麻葉在溫水中泡發。經過幾遍的清洗(一定要多洗幾遍,否則會有苦味),再與蔥花、食鹽、小磨香油等調料充分拌勻,腌制入味。接著,開始和面,按照比例將小麥面與綠豆面摻和,加入適量的水,揉成不軟不硬的面團。然后,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薄片,撒上一層薄薄的玉米糝,反復折疊后,用刀切成細長的面條,再輕輕抖開,防止粘連。
當鍋里的水咕嘟咕嘟作響時,開始下面條。面條在滾燙的水中翻滾兩滾后,將腌好的芝麻葉倒入鍋中,與面條一起攪拌均勻。再煮兩滾,一鍋稠糊糊、香氣撲鼻的芝麻葉面條便做好了。最后,撒上香菜、姜末、食鹽、小磨香油、五香粉等調料,稍微燜一會兒,便可以盛出來享用了。
在搟面條的時候,我就把紅辣椒、生姜、大蒜和食鹽混在一起用蒜臼搗碎,然后少放點涼開水,澆點小磨香油。吃飯的時候,用調羹將姜蒜汁澆到面條里,攪拌攪拌,芝麻葉的清香與火紅辣椒的辛辣相互交織,讓人唇齒生香,渾身冒汗。
除了傳統的芝麻葉面條,還可以變著花樣做給我們吃,如涼拌芝麻葉、芝麻葉燉豆腐等,每一種都讓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芝麻葉面條香氣濃郁、口感醇厚,不僅滋養了我的胃,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靈深處。離家遠行后,那碗魂牽夢縈的芝麻葉面條時常在心頭浮現。
隨著飲食文化的迅速發展,在我生活的城市里,芝麻葉面條成為了特色美食。無論是集市上還是巷道里,都能看到賣芝麻葉面條的小店。他們用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面條溫暖著過往行人的胃。然而,在我心中,這些面條雖美味可口,卻終究無法與母親做的芝麻葉面條相提并論。
如今,每當有人說起芝麻葉面條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那碗芝麻葉面條,已經成為我心中永恒的記憶,承載著我對家鄉的思念和眷戀。
香啊,家鄉的芝麻葉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