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今生今世》

2021-08-21 17:31:44 作者:張 簡 來源:
分享到:

張愛玲的文字簡潔冷峻,真實深刻,穿透力很強,塑造的人物堪稱經典。她較少與人往來,個性獨立桀驁,文學天賦異稟,文字傳神精當,世情剖寫一針見血,加之張愛玲的出身是名門之后,是清末名臣李鴻章外孫女,又有一段與大漢奸胡蘭成的婚姻,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張愛玲在讀者心里一直是神秘的,從胡蘭成作品《今生今世》文集中可見一斑。胡蘭成在書中詳實記錄了張愛玲的秉性脾氣、格調氣度和瑣碎日常,用了整整一個章節抒寫張愛玲。

張愛玲既單純又深刻,原生家庭的差異,生活見解和品位的不同,常常使得胡蘭成在張愛玲面前相形見絀。張愛玲與胡蘭成結婚,寫下婚書: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前兩句是張愛玲撰寫,后兩句胡蘭成撰寫。前兩句務實似文書,后兩句“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被廣泛引用至今。多少人的人生不就是要的這樣嗎?身處亂世,當時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婚書引得世人傾慕圍觀。

結婚時,張愛玲23歲,胡蘭成38歲。張愛玲把最好的年華和感情都給了胡蘭成??上Шm成這個花心渣男,沒有珍惜張愛玲,甚至在逃亡中,也把張愛玲放在了塵埃里。分手以后,張愛玲也沒有怨恨,果真一位奇女子,傷痛只在骨頭中。

因為胡蘭成是公認的漢奸身份,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新中國,都一致認定他是漢奸,而胡蘭成就索性漢奸做到底,投靠了日本,了卻殘生。1974年,胡蘭成曾回過臺灣,甚至受聘為臺灣中國文華學院(當時稱陽明山文化學院)終身教授。但歷史是有記憶的,受過傷害的中華民族不會放任他,胡蘭成遭到文學界強烈抵制,其中尤其是著名的鄉愁詩人余光中,他在《書評書目》雜志發表《山河歲月化漁樵》,批評胡蘭成有錯不認,文過飾非,歪曲歷史,妄發議論;《中華雜志》總編胡秋原也筆伐胡蘭成。胡蘭成受到臺灣文化界的圍剿,不得不返回日本茍延殘喘,1981年病逝于日本。

胡蘭成曾是貧困好學的少年,江浙一帶秀麗的山水,賦予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魚米之豐,同時也留下詩書傳家的傳統。韶華勝極的春天,這個少年卻餓著肚子,前往親戚家借糧借錢。一路走來,他沒有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卻看天看景看人,將美好一并收進眼底。即便是“葉落山空”的深秋,在他眼里也顯得靜美,記得當時看到“葉落山空”的詞語,簡潔、空闊、形象、通感。

這個出走多年的蕩子,不曾歸來,也無法歸來,他的文字卻踏著千山萬水穿越山川,品讀之下,可惜可嘆。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他用了《漢皋解佩》一章,濃墨重彩,幾乎很詳細地寫出了與8個女人的相識交往,貫穿了他的大半生時光。也許,在胡蘭成眼里,規矩是定給社會的,自己凌駕于規矩之上。

終其一生,他的茍且偷活、茍延殘喘,神似那個鄉間為五斗米折腰的少年,其風采文辭,皆用來換得米錢??箲鹌D難時期任汪精衛偽政府宣傳部副部長,兼任《中華日報》主編寫出全國為之嘩然的文論《戰難和亦不易》泄抗戰之氣,為投降派汪精衛搖旗吶喊,追隨日本的步伐??谷諔馉巹倮?,竟然挑唆武漢獨立,看其所為,顯然不僅僅為“稻粱謀”,他以筆墨為刀兵,不惜挑起內部矛盾和對立,只為一己之私。

胡蘭成挺不起腰桿,剛不起魂魄,可惜了他那么好的文筆,用錯了地方。膝蓋跪久了,已經站不起來了。無論他的文字如何高妙,立意如何婉轉,還是掩飾不住脆弱的媚骨。

其實個人的私德算不上是硬傷,他的賣國立場、媚外艷文,不顧民族大義、分裂國家民族之行為(抗戰勝利后,胡蘭成慫恿武漢軍隊獨立,13天后被平息),才是最可惡的!總之,從他的文字里實在看不出“骨氣”為何物。這樣的人生,竟然也讓它延續到了七十五歲。

后來被李安拍成的電影《色戒》,有人評論說故事里有張胡二人的影子。也許高處不勝寒,在張愛玲高傲孤獨的青春歲月里,胡蘭成剛好走進了她的愛情里,不早一步,不晚一步。即使他是漢奸,即使他背負了天下所有的罵名,她的眼里,也只看到了他的好,她可以為他耗費時間,付出金錢,甚至犧牲生命,愛情的盲目性和復雜性,令人費解。

《今生今世》是胡蘭成的作品,卻可視為張愛玲的文學寫作傳記、個人生活情致記錄,其文筆精當細致,一派仰視呵護的語氣。張愛玲看到該書關于自己的文字,未置一詞,也許在她心里,此情可待成追憶,如煙往事俱惘然。

追 夢

□江 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走進四高中時,我像這個年齡段的其他同學一樣,正值芳華,既蓬勃生長,又無所畏懼。

我們中的大多數,一邊努力奮發,想要走進心儀的學校,一邊在稚嫩的心里有了小秘密。高二文理分科時,理化成績總是班級倒數的我,自覺選擇了文科,文科的學生是更多一些多愁善感的。班里的文學愛好者以語文課代表阿輝為首,還成立了綠風文學社,吸納了校園里不少的忠粉,我是其中并不顯眼的一個。

綠風文學社辦的像模像樣,有自己的組織,還有策劃,辦了一份手抄報,發布校內文青們的佳作,因為我的字寫的還不錯,擔當了部分的編輯工作。我們熱情滿滿地辦了有十四五期,因高考即將到來而夭折。

學校后面有一段老城墻,我們這些文學社的積極分子逃過老師的眼睛,秘密“集結”,不知計劃過多少年少輕狂的美好!城墻上的那片青青竹林里,也曾留下我們無數張青蔥的影像,至今它們依然完好如初地躺在我厚厚的相冊里,溫暖著我。有時,閑下來,翻看著一張張動人的笑臉,有著欣悅的快感。

那個曾陪我讀書寫字的阿浩,那個曾和我并肩戰斗深夜編稿的青木,那個曾與我一起哭泣和歡樂的金陽,那個我生病的時候送我去醫院照顧我的小霞,你們都去了哪里啊?

我們還煞有其事地舉辦周末采風活動,最瘋狂的一次就是集體騎自行車環游小城。我們穿街過巷,勇敢地騎行,把市內縱橫交錯的交通要道,認認真真地游覽一遍,幾乎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是那時,我腦海里真正擁有了我所成長小城的大概模樣,它和懷抱小城的湍河一樣,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永遠安靜地端詳著我們,愛撫著我們,也哺育著我們,膚淺的我們卻常常渾然不覺。

源于這份手抄報和社友們互相鼓勵,我竟然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利用零碎的時間仔細閱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從此,孫少平扎根在我的心里,我覺得我就是另一個他,新月印在了我的腦海,我想要替她好好地活著。

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后的那個暑假里,我在市第一煙葉復烤廠打零工,不經意寫的一首散文詩《紅與黃的斷想》被一位老廠長推薦給山東省煙草報發表。

也許是冥冥中的指引,后來我尋找到了小城的作家協會,遇見了那些和我一樣喜愛文字的朋友們,從重新開始嘗試寫作,到一路堅持著做文學微刊,我的生命里仿佛有了陽光,有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每天都開心、幸福。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