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它是文學藝術的典范,也被稱為百科全書。
《紅樓夢》文本中匯集了諸多的中醫學知識,有研究資料表明,涉及疾病方面與治療方面的知識達到291處,各種疾病114例,方劑45個,中藥127味,完整的醫案13個。中醫藥理論的精彩描述,不僅折射了中醫學理論精髓,從中也可窺見曹公對于中醫藥理論的諳熟。
《紅樓夢》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時,記載了薛寶釵服用的一劑海上方,叫“冷香丸”。藥方的組成頗為復雜與神奇,是要春天開的白牡丹、夏天開的白荷、秋天的白芙蓉和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于次年春分當日曬干,和藥引子一處,一起研好,更需要雨水的雨水,白露的露水,霜降的霜,小雪的雪各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藥,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丸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瓷壇內,埋在花根底下。發病時,拿出來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藥方是一個禿頭和尚弄來的。薛寶釵說:“……倒也奇怪,吃他的藥倒效驗些。”
有人說“冷香丸”純屬杜撰,亦并非可以醫治寶釵的喘嗽。其實不然“冷香丸”雖然是海上方,卻與中醫學息息相關。
冷香丸,其“冷”隱含著《中醫診斷學》理論,其“海上方”雖然并非中醫《方劑學》中的某一藥方,但是他的入藥在《本草綱目》和《中藥學詞典》之中皆可見之,其服用的蜜丸,與中醫《方劑學》的劑型,丸劑制作過程完全相符。冷香丸,隱含了中醫理論的基本知識。
還是《紅樓夢》第七回:寶釵聽了笑道:“后來還多虧了一個禿頭和尚,說專治無名之癥,因請他看了。他說我這是從胎里帶來的一種熱毒,說了一個海上方。”
周瑞家的問道:“這藥可有名字沒有呢?”寶釵道:“有。這也是那癩頭和尚說下的,叫做‘冷香丸’。”
“熱毒”與“冷香丸”與《中醫診斷學》之“熱者寒之”的辨證論治吻合。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基本特點之一,是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八綱辨證是中醫各種辯證的總綱,辨別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早在黃帝內經之《素問·至真要大論》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冷香丸”的制作有這樣一個環節,“將這四樣花蕊,于次年春分這日曬干,和了藥末子一處,一起研好。”為何單單要春分這日晾曬,因春分這日晝夜等長,陰陽平衡,中醫理論講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鹅`樞·歲路》:“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說的是自然界的陰陽平衡與人體平衡密切相關,這個節令晾曬的中藥,十分利于健康。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也就是說,陰陽平衡則健康,失衡則致病。此乃中醫陰陽五行理論之隱含。
在中醫學藥學理論中,植物花卉的入藥屢見不鮮,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均有記載。雨水、露水、霜水,雪水,也常常入藥。
中醫的藥學理論,最為經典的莫過于《本草綱目》了,明代李時珍整理編輯的《本草綱目·水部》就論述了雨水、露水、霜水和臘月雪的采集,性味,主治疾病。
花卉多味入藥常見,雨水、雪水、露水常常單味入藥,關于雪水,民間至今廣泛應用,冬天采集,儲藏,夏季祛暑,效果甚好,然這四個季節名貴之花蕊,四個節令的雨雪霜露同時入藥,極為罕見。于是這“冷香丸”也引發了讀者及研讀者的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諸如美學、心理效應以及象征意義思考等等。
年輕時,由于時代的局限,又不諳《紅樓夢》的文學藝術之美,曾拒絕讀《紅樓夢》。2003年春天赴魯迅文學院春季文學創作班進修,周思源老師講《紅樓夢》創作方法,從那時起,開始讀《紅樓夢》,真正地感受到了這部巨著的偉大。經典的段落很多,茶余飯后,常切磋之,“冷香丸”也堪稱議論的熱點之一,這丸劑用于治療寶釵姑娘的喘嗽,可謂匠心獨具,叫許多人拍案叫絕。
如今,再研讀《紅樓夢》,“冷香丸”之美,仍讓人浮想聯翩,這藥方與文學之美在曹雪芹筆下融合一體時,也不乏醫學與美學之相得益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