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五回寫的是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在太虛幻境內,賈寶玉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頭一頁上有一幅畫,畫下面有一首詩:“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中埋。”詩中的“停機德”“詠絮才”是什么意思呢?原來這是兩個典故,代指薛寶釵和林黛玉。“停機德”出自《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母親。有一天,孟子逃學回家,正在織布的孟母大怒,憤然將織機上的線剪斷。孟子奇怪地問其原因,孟母說,你學習就像我織布,累絲成寸,累才成尺,才能織出成匹的布來。學習也是如此,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成為有用之才。若是半途而廢,就像我編織未成而剪斷的布一樣,成為廢物。聽了母親的話,孟子深受感動,從此他日夜勤學,終于成為偉大的思想家。“停機德”就是后人對孟母停機教子的贊揚。而《紅樓夢》中的薛寶釵,言行舉止都符合封建道德標準,是封建社會女性的典范。在這里,薛寶釵完全與孟母相同,所以這里的“停機德”指代薛寶釵。
“詠絮才”見于《世說新語》。東晉時期,宰相謝安,在雪天闔里聚談全文,面對戶外大雪,謝安興致勃發,隨口吟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接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的侄女謝道蘊聽了后想,鹽在空中只能是“直下”,而不可能是“飄落”,而雪花是從空中飄落下來的,想到這里,她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春天柳絮紛飛,漫天遍野,恰如冬日的飛雪,這一比喻非常貼切、恰當。因此后人稱才女為詠絮才?!都t樓夢》中的林黛玉,知識淵博,思維敏捷,在賦詩填詞方面更是超人一等,與謝道蘊一樣也稱得上才女,所以這里的“詠絮才”指代林黛玉。
盡管薛、林二人一個具有孟母那樣可貴的品德,一個具有謝道蘊那樣超人的才華,但在婚姻方面卻都是不幸的。作為四大家族之一的賈府,為了維護封建秩序,維護它的社會地位,在為賈寶玉選擇配偶的時候,當然既講門當戶對,又講封建道德禮教。林黛玉雖然出身于“清貴之家”,又才貌雙全,但她母親早亡,寄居賈家,性格上又“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經常用“比刀子還厲害”的語言諷刺她所不滿的人和事。她的叛逆性格當然不能得到賈府主子們的賞識,這就決定了她是婚姻愛情中的悲劇人物。薛寶釵“品德端方,容貌美麗”,恪守封建禮教,且又工于心計,受到了賈府主子的青睞,最終登上了二奶奶的寶座。但完婚后寶玉出家,寶釵獨守空房,也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品。這就是詩中一、二句“可嘆”“堪憐”的原因。
詩的后兩句還涉及一定的文化常識。“玉帶”是封建社會官僚們專用的玉飾的腰帶;簪是古人用來綰住頭發的首飾。玉帶應該佩在腰間,現在卻掛在林中;金簪插在頭上,如今卻埋在雪里,都是不正常的現象。另外,“玉帶林”倒過來就是林帶玉(林黛玉),“金簪”,即寶釵(也是首飾),“雪”音同薛,“金簪雪”即薛寶釵。這一切都在暗示著她們的悲劇命運。
通過對這首詩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到《紅樓夢》豐厚的文化底蘊。小說中的詩詞,是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或是對人物個性的寫照,或是對人物命運的預示,閱讀這部作品時決不能省略或一掠而過,而需認真研究,仔細體味,以便更好地把握小說中人物的性格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