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打工忙

2019-09-10 11:05:19 作者:滕躍堂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喜歡《春天的故事》那歡快的旋律: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每當我聽到那動聽的歌聲,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油然而生敬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物質富裕,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高速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4G、5G通信技術迅速普及,小車進入千家萬戶,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一個普通中國人,我自豪,我驕傲。

  改革開放以來,我覺得受惠最多和改變最大的應該是農民,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成千上萬的農民奔赴外地打工,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腰桿直了,錢包鼓了。君不見,不少頭腦靈活的務工者經過磨礪,變成老板、經理和企業的高管,多年打拼之后,他們開著豪車,衣著光鮮地回到家鄉,那是何等的讓人艷羨呀!打工開啟了農民的致富之門,讓眾多足不出戶的老百姓投身到國家建設當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讓他們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接收良好的教育,改變自身和家庭的命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們村是周邊最早勞務輸出的村子,原因是我們村一個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到廣州市委宣傳部工作,最初是他的哥哥開始從家鄉往廣東帶人,安排到各種各樣的工廠工作,慢慢地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就在廣東設立辦事處,專門安排從家鄉去的打工者,于是更多的人通過各種渠道走出農村。

  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打工潮席卷全國,農村富余勞動力紛紛投身到打工的浪潮中,不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我有不少同學,在南方當老板、經理和高管的不在少數,偶爾在老家遇見小聚,這些人談吐優雅,出手闊綽,讓我這個有一份安定工作的同學自愧不如。農民工思想和意識的蛻變,自信、樂觀,對生活充滿憧憬和希望,這就是改革開放帶給普通老百姓的福利。

  當然,大批農民工涌入大城市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里面最突出是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在外打拼,這些孩子缺乏關愛,變得叛逆、沖動,甚至在某些地方不可理喻,撒謊、上網、逃課、打架和早戀,讓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已?,F在國家和教育部已對留守兒童問題高度重視,希望留守兒童得到社會足夠的關愛。雖然打工潮帶來諸多社會問題,但瑕不掩瑜,社會的主流是好的,富余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改善了家庭的經濟條件,部分返鄉的務工者又成為家鄉先富起來的典型,帶動了家鄉經濟的發展。

  如今的農村,村村通四通八達,村里漂亮的樓房隨處可見,配套的超市、飯店和衛生室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經濟繁榮,基礎設施健全,社會福利惠及千家萬戶,農村人在城市買房子、買轎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慶幸我生于一個偉大的時代,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巨大變化,從新中國的百廢待興,到現在日新月異和繁榮昌盛,中華民族這個東方巨龍正在崛起和復興,中國全面走向小康的宏偉藍圖正在實現。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