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吳集村位于張樓鄉政府東2公里處,毗鄰南鄧公路,轄吳集、丁莊兩個自然村。
今年以來,在張樓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吳集村廣大黨員干部奮發圖強,在落實“一抓三突破”、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
加強組織建設 堅持黨建引領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吳集村黨支部書記徐建霞認為,一個堅強的黨支部對一個村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黨支部、村委會同心合力,堅強協作,才能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才能更好地當好領頭雁、排頭兵。
長期以來,吳集村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提高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思想覺悟。對村內事務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使村務公開透明。同時,該村黨支部注重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讓有能力、有作為的年輕人進入黨組織和后備隊伍中。去年以來,該村已發展1名致富能手為預備黨員,培養35歲以下年輕后備干部3人,為村兩委換屆儲備了后備力量。
落實“一抓三突破” 加大教育投入
去年,吳集村通過多方努力,為村小學爭取20萬資金,改造了廚房和餐廳,升級了水沖式廁所,學校各方面標準都得到進一步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高。
吳集學校校長石紅雷說,村支兩委每年春節、教師節,都為優秀師生發放教學獎及慰問金,不斷激發大家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為進一步提高辦學條件,村支兩委還聯系發動愛心人士及企業為學校捐贈3萬余元教學設備和學習用品。吳集小學擴辦成完全小學,并實行寄宿制,既方便了本村乃至鄰村學生就近讀書,更為家長分憂解難。
該村關心優秀困難學生的學習生活,不讓任何一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同時,加大對優秀大學生的獎勵力度。近三年來,對考上大學的21名學生獎勵資金達15萬元。
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生活小康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吳集村注重“雙帶”引領,讓一部分致富能手示范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創業青年文亞雙,在鄉村兩級的關心下,回村創辦了雙星玩具廠,幾年來,她已經帶動400多名村民就業。”徐建霞說,現在,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雙星玩具廠正著手擴大規模,預計年底,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上百個就業崗位。
該村村民吳明軍引種品種紅薯,由于經驗不足,管理不科學,頭一年,效果不好,他很苦惱,想放棄。村委會得知情況后,一方面安慰鼓勵,一方面找專家、訪大戶、查資料,得到科學的種植方法和經驗。
“現在紅薯種植已經帶動本村和周邊村民300多戶,種植面積700多畝,每畝每年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吳明軍高興地說,這種紅薯淀粉含量高,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又帶動村民10多人進行紅薯粉條加工,年產粉條2萬多噸,由于粉質好,質量過硬,10元一斤的粉條一直供不應求。村委已經研究決定加大支持力度,幫助其擴大規模。
吳集村在市鄉兩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注冊資金500萬元,成立了穰吳麗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經營,智能大棚、觀光農場、民俗館、鄧瓷館等項目建設正在進行,屆時將會展現吳集村厚重的歷史底蘊。
開展環境整治提高幸福指數
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以來,吳集村成立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班,并通過召開群眾動員會、懸掛宣傳橫幅、打造整治亮點和動態清零行動等舉措,組織村組干部、保潔員、黨員群眾開展人居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主要聚焦主干道路美化、綠化帶清理、亂堆亂放清除和危舊建筑拆除等工作。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該村新植樹木1000多棵,新修、改擴道路5公里,新安裝路燈30多盞,整治坑塘、溝渠近15畝,全村實現了“路平、燈亮、坑塘凈”?,F在,村民說得最多的是村莊干凈了,空氣清新了,環境變美了,心情舒暢了,文體活動比以前更熱鬧了。
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好的干事創業氛圍為吳集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F在全村到處活躍著大家忙碌的身影。菜園里、果園里,村民正辛勤地打理著各種果蔬,一派豐收景象;粉條加工廠、玩具廠的工人們,分工合作加緊生產,努力提高效益。
“我們結合村里實際,在現有基礎上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勞動力就業增收致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徐建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