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風物志之 家 故園 老地方

2022-11-15 15:21:40 作者:張書勇 來源:
分享到:

如果能夠趕在大雪或者大雨到來之前,將紅薯干全部拾完,那可真是不幸中的大幸,那可真得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神靈萬物,接下來便急急忙忙將拾起的紅薯干連夜載運回家,等到天晴時候再拉到地里,重新撒擺,重新晾曬。最大的不幸就是撿著撿著雨雪下得大了,嘩嘩的落雨聲、簌簌的落雪聲響徹耳畔;但雨雪再大,人也是不能回家的,那就冒雨或者冒雪撿拾吧,結果全身衣服或淋得濕透,或覆滿雪粒,在鉆進被窩猶覺抖抖寒顫的嚴冬酷夜,那個冷啊那個寒啊,冷寒得人都麻木了,仿佛人已不再為人了,仿佛什么感覺都沒有了。最大的心痛就是紅薯干被雨淋雪浸之后,表面完全不再保持原來的白色了,而是變成綠色長著茸毛了,這自然是霉變的結果;這種霉變的紅薯干丟鍋煮熟后,吃起來滋味苦澀,難以下咽,可是沒辦法,只要不是有毒,只要不會把人毒死,那就總得填進肚里抵御饑餓,——誰讓你點低倒霉,沒有選好切曬紅薯干的日子呢?

和早紅薯的儲存方式恰好相反,曬干曬透的紅薯干撿拾載運回家后,一定要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保證其不會遇水逢潮,發生霉變。那年月,一般的人家都是在堂屋東間,在過梁和東山墻間棚上許多木棒或者炕煙竿,木棒上面再鋪上稿薦、葦席之類的東西,然后將紅薯干存放其上,這樣就不需擔心遇水逢潮發生霉變了,只是每次需要煮紅薯干吃時,卻得讓孩子挎著竹籃攀著立柱爬上爬下,頗為麻煩。

在當年的鄧州鄉村,每逢秋冬時節,糧管所也會設站開磅收購紅薯干,據說收了后再轉手賣給酒廠釀酒,——就是那種農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席上用來待客的喝起來有股苦澀味道的紅薯干酒,然而一般人家的紅薯干是不舍得賣的,因為還要靠它來填肚果腹呢,還要靠它來捱度春荒呢。紅薯干可以直接放進鍋里加水煮吃,也可以磨成面粉和紅薯面湯喝,做紅薯面饃(鄧州農村俗稱“黑窩窩”)吃,甚至有些巧手的農婦還能將紅薯面搟成面條,不過因為紅薯面條沒有韌性,無法下在開水鍋里煮食,只能放在篦子上蒸熟,然后挑得勻勻的,澆上加過鹽的蒜汁,筷子挑了大口大口的吞吃。

紅薯干撒在地里接受風刮日曬的時候,農人們就趁機把堆放田頭的紅薯秧裝進車里,拉運回村;紅薯秧既長短不齊又盤纏糾結,而且半干不濕十分沉重,裝運起來自然又是非常的繁難費力。拉運回村后,先在兩棵樹間綁上一根木杠,木杠距離地面約有一人多高,再將紅薯秧全部搭放上去接受風刮日曬,促其慢慢變干。干后的紅薯秧如果還算新鮮,那就用來喂牛喂羊,但如果被雨水淋得腐朽霉變的話,那就只能用來燒鍋了;燒鍋就燒鍋,反正是不能扔掉的,就像孕育過紅薯秧苗的紅薯母一樣。事實上,在當年的鄧州鄉間,農人們收獲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人能吃了人吃,人不能吃了牲口吃,牲口不能吃了燒鍋,就是燒鍋后變成的草木灰也不輕易倒掉:草木灰在洗衣服的時候淋些進水,可以起到肥皂的作用,在害蟲猖獗的時候撒些在莊稼秧苗上面,可以起到殺蟲劑的作用,在漚肥的時候可以混些進糞土里面,可以增強地的肥力??傊彩堑乩锸斋@的東西,農人們總要想方設法將其“吃干榨凈”,絕不浪費半點。

在那樣的年代里,每年青黃不接的荒春頭上,那些缸里沒米面、窖里沒紅薯,甚至就連紅薯干也吃得半片不剩的人家,便會委派一人挎著竹籃走親戚串朋友。往往家里主事的長者或男人羞于出面,挎著竹籃的多是些白發蒼蒼的婆婆或者拖著鼻涕的孩童;他們穿得破破爛爛,臉上顯著菜色,踽踽的走在崎嶇坎坷的路上,走在日漸和暖的田間。到了親戚或者朋友門前,站在屋檐下面并不進屋,只是曲彎著腰,臉上掛著謙卑的笑,希冀著能在人家的家里裝滿一籃紅薯干,然后挎回家去將紅薯干放進開水鍋里煮熟,好讓一家人吃下肚去,延緩生命……

29

對于三十歲、四十歲以上,尤其是曾經或一直生活在鄧州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農村人來說,“煙”這個字眼可真令他們既愛又恨,既感激又怨憤:愛,感激,是因為“煙”給他們結滿老膙的掌心里增添了可憐的一點收入,使他們有錢就醫,有錢上學,有錢添置一件心往已久的廉價新衣;恨,怨憤,是因為“煙”的種植、采摘、烘烤,每個環節都是超繁重超臟污的體力勞動,而售煙的過程,又往往充滿屈辱、令人心酸……

查閱資料得知,世界上栽培利用煙葉最早的是印第安人,1492年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便發現當地人有植煙抽煙的習俗,隨后煙葉開始由葡萄牙傳遍歐洲,并于16世紀中葉傳入中國;明末清初,今張村鎮梁莊、冠軍一帶開始種植煙葉,因種植時間較早,梁莊和冠軍便成了河南全省煙葉的發源地。

作為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封地和衣冠冢所在地,冠軍村的煙葉堪稱中原一絕,其顏色鮮艷,吸味芬芳,香氣濃郁,遠非他地所產煙葉可比,尤為神奇的是,生于煙棵上的青葉采摘下來即可燃吸(在冠軍村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說的便是此事,然因篇幅所限,此處就不詳述了);光緒34年(1908年),冠軍煙葉曾作為貢品上繳清廷150公斤,民國3年(1914年),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了三等獎的佳譽。

那么,就從煙苗的培育開始講起吧。

煙苗的培育常在春節前夕,當孩童們正為春節的即將降臨而憧憬滿懷而歡欣鼓舞時,耳畔忽然傳來一聲父母的呼喝斥罵;嚇了一跳的孩童們趕緊乖乖的伸出生滿凍瘡的小手,抱了寬面棒槌蹲到村頭田邊打畦。畦內的土粒是母親們用草篩子篩過一遍又一遍,然后小心鋪撒進去的,最大的顆粒也不過芥菜籽大小;父親們的職責是一挑一挑的挑來河水,通過盛著麥草的籮筐緩緩的洇于畦內土中,——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土壤板結,避免煙的胚芽因不能拱出土壤而胎死腹中。直到一切就緒,這才小心翼翼的將煙的種籽撒播畦內。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