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輕輕吹拂,樹葉柔柔淺唱。我漫步鄉間,用心去感受那悅耳的鄉音。
康之樂
村里的水泥路寬敞平坦,兩旁玉蘭樹亭亭玉立,中間綠化帶生機盎然,鄰家爺爺踱著“八字步”悠閑地逛著。
我笑著迎上去,問道:“爺爺,您不是兩個月前才做完手術嗎?”爺爺高挑起眉頭說:“丫頭,爺爺好多了!”“費了不少錢吧?”爺爺打開了幸福的話匣子:“丫頭,雖然這次手術花了7萬多塊錢,可合作醫療和低保一報銷,咱也沒花多少錢,這都是托黨的福啊!”
“那你近期還要去大醫院復查嗎?”我有些替爺爺擔心了。
“哈哈,現在的醫療設備升級了,省里專家能遠程會診,往村衛生室里一坐,對著攝像機,講清自己的身體狀況,專家對癥下藥,不僅省時省錢,還免去了奔波的勞苦,真是方便到家啦!不聊了,今天是‘會診日’,我去‘復診’嘍!”農民病有所醫,當然心存感激。
春天的鄉村,因醫保政策的刷新而快樂溫馨。
潔之樂
我攜著一份喜悅前行,紅瓦白墻的小洋樓映入眼簾,屋舍儼然,花圃爛漫,雜草土堆消失殆盡,綠色的垃圾桶宛如一個個環保小衛士,佇立在路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回想以前,“各類垃圾遍地倒,夏秋蚊蠅滿天飛”,臟亂差是農村衛生的詬病。
正在這時,一輛白色保潔車唱著優美的曲子緩緩駛來:“鄉村是我家,清潔靠大家,垃圾不落地,家園更美麗!”保潔車“填飽肚子”,漸行漸遠,車輪輾出了幸福的曲線。住房升級,公廁標準,設施齊全,綠植秀美,綜合治理,全面提升,家鄉已成為生態宜居的典范。
春天的鄉村,因環保政策的落實而煥然一新。
雅之樂
一陣歡樂的音樂如磁石般吸引著我,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嗬,村文化廣場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看,廣場北邊是其樂融融的“親子園”,在滑梯上飛揚著歡聲笑語,在石子路上追逐著健康旋律,在運動中縮短距離,在相處中融洽關系。是啊,親情第一。
再瞧,“辣妹子”廣場舞正加緊排練,阿姨們舞姿翩翩,仿佛一朵朵絢麗的流霞,“舞”林高手里不僅有巾幗建功能手、致富標兵,還有大學生村官呢!
駐足凝視,“俏夕陽”舞蹈隊隨著音樂的節拍,展現出昂揚的活力,秀出蓬勃的朝氣。
聽王爺爺說,市里的“文藝下鄉”形式多樣,稱得上曲曲精品,劇劇精湛,場場精彩。“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格局悄然形成。
春天的鄉村,因文化雅韻的譜奏而繁榮和諧。
農業振興始于踏實肯干,家鄉騰飛在于銳意創新,農民快樂源于黨民同心。
(指導老師 王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