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風越刮越大,等到天色開始轉暗,四周只有風聲。
十分安靜。這個相對來說還不算大的區域,在藍色鐵皮的圍擋下,成了一個孤立的世界。白天,那些從窗前可以看到的翻卷的云朵這一刻已經以自由的姿態投奔到遼闊浩渺的星空里了,就連遠處的高樓也熄滅了往日霓虹燈的閃爍,濾掉了浮夸,在黑暗處站立,排列整齊的微弱星光不足以點亮斑斕的夜生活,卻給人一種空曠的原野之美。馬路上沒有了車輛,深夜馬達的轟鳴悄然而逝,忽然覺得,今夜如此樸素。
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定力和坦然,面對突如其來的封控和風云變化的時代。但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忐忑、惶恐、焦慮、憤懣,甚至還有一些不恰當的觀望。我們在慌亂中提前安排了應具備的生活物資,堆放在家里,龐然而浩蕩,恰似外圍的藍色鐵皮一樣環繞著,給足了安全感。喘口氣,泡一杯熱茶平復心境,企圖構造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然而這個奇怪的想法在現實面前過于失真,手機的提示音不失時機地此起彼伏,喧囂吵鬧的世界竟近在眼前,不覺令人啞然……
由于足不出戶,平日里不怎么關注的陽臺成了一道唯一風景,附身仔細觀察,窗外落葉的樹木正在歸于虛空和潔凈,偶爾飛起的落單的小鳥,還有樹下種了蔬菜的荒地,都仿佛因為沒有了聒噪的打攪而失去了生命的激情。有些愛唱歌的機靈小蟲似乎是獲得了某種節令的暗示,鉆進了泥土深處,保持體位,保持靜默。
要看的書本在手里反復摩挲,卻絲毫不能集中精力,一行行蝌蚪似的文字難以與現實的心境合拍。所有的危機都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關于圍欄的話題在網上纏繞,晦澀,反復,令人不安。人生的圍欄雖不是藍色,但意識很清醒,它會在合適的時間段向你發出警示,比如要在某天去看醫生,反流的氣息真的會如異物卡在喉嚨,比如要在某天去讀一本書,久違的懶惰寫作已經產生了罪惡感,比如要在某天去梳理一下你的過往,有記載的文字和圖片會證明你曾經的懵懂,比如要在某天完成一場天馬行空的旅行,讓眼睛里的風景不再空洞……當然,人生的圍欄也會像藍色的鐵皮一樣,不經意間給你安排一個小小的獨立天地,享受時光流動的同時,也享受時光的精心打磨。
在世界如此沉默的絕妙機會里,我們是否應該像黑暗中高樓一樣,不再眨巴嫵媚撩撥的黑眼睛,撇去反光和倒影,規規矩矩的思考,給夜空插上翅膀,讓理性的光芒穿透黑夜的帷幕,釋放暗黑的簡潔。
茶幾上放著幾只棒棒糖,彩色包裝紙上還散發著超市貨架的果香,這些緊緊藏匿在彩色玻璃紙里的糖果,是小寶的最愛,她在擁擠的超市貨架上毫不猶豫地抓起了它們,也許,這股要用味蕾傳導的甜香是通往她靜默天地里的最佳路徑,這些表面華麗的糖果,既擁有童話般的純真,也潛伏著蛀牙的邪惡。
寂靜的夜里,在追尋最佳的略帶甜味的路徑途中卻亂象叢生。正反與利弊交織,理想與現實碰撞,保持安穩的睡眠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奢望。愈安靜,愈不能,人類應具備的敬畏和平靜被嬉笑怒罵的抖音和短視頻粗魯地格式化,很多狹隘片面的認知,最大利益化的博弈充斥在手機這個魔性方塊里。濃縮的狂歡飄蕩在黑夜的上空,藍色鐵皮的阻擋讓狂歡者們的表演不斷升溫,然而風來了。
風應該是今夜最大的狂歡者,為了即將失語的世界,它在縫隙里穿梭,用自然的力量安撫人類浮躁不安的內心。呼呼,呼呼,這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心靈之音。 風聲緊迫時,小寶說,媽媽,樓下半夜的爭吵聲聽不到了……
小寶那間臥室的樓下,是一家車行,每天半夜小兩口的吵鬧幾乎成為常態。生意的衰敗,生存的窘迫,一日三餐的柴米油鹽在每個夜晚被細細盤點,女生無助的哭聲曾讓黑夜蒙上了更大的陰影。
而今夜,一切都歸于平靜,小寶興奮地說,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啦……
于是,我們在各自安靜的空間里釋放胸腔里積攢下來的悲喜,方寸之間,由于局促,反倒顯現出靈魂里的自由,細微而有光芒。沒有交集熙攘,沒有市儈算計,放慢了腳步,不用追趕潦草的生計,年輕夫婦最終握手言和,把酒言歡;農人開墾的荒地,綠色的蔬菜節節拔高;落單的鳥兒呼朋引伴,發出了輕快明麗的啁啾;鉆進黃土地里的小蟲在黑暗中完成了心醉的交尾,仍然保持愉悅和靜默……那個藍色鐵皮里的世界,開始有了略顯尋常的溫暖。
夜沉了,樓下傳來鐵皮受到外力發出的沉悶的金屬撕裂聲,不知道是在解封還是在加固,抑或是風聲。一本書在手里緊握,平時無暇顧及的閱讀在今夜伴隨著寂靜的風聲,搭建了一座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充滿幻覺的光源來自心底,文字的魔力,讓我獨享折射帶來的恩寵,這個由理性和信仰支撐的世界,對未來的最大慷慨就是把一切奉獻給現在。
風吹起,夜空清涼。風讓一切陷入更為廣闊的沉寂,而巨大黑夜里蘊藏著的光明正在醞釀。
后來,風溫柔地帶我們進入安然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