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州湍河濕地公園,有一支健步走隊伍,每天早晨,隊員們從城市的四面八方如約而至,音樂響起,雄赳赳,健步如飛,整齊的步伐,統一的隊服,走起一陣風,這是鄧州健走隊伍中的一支。
庚子年夏天,老年大學的一位學友,向我推介了鄧州濕地公園健步走,說對健康非常有益,尤其是對糖尿病病人有治療作用,且療效顯著,但苦于沒有時間參與,此事便擱淺了。
庚子秋,文友曙生姐從信陽回來,說在信陽參加健步走感覺很好,問我鄧州有沒有健走,我便陪她去濕地公園的健走隊健走了一個早晨,當音樂響起,隊員們步調一致,雄赳赳地行走起來,人頓覺精神了起來,行走中有直臂健走、曲臂健走、有猿猴托月、大鵬展翅、鷹擊長空……原來這種健步方法稱之為駿馬健走。
加入這支健走隊伍三年有余,每日凌晨五點,鬧鐘一響,我便起床洗漱,然后趕到湍河南岸,參加健走,由于有家務在身,每天不能走完全程,但盡管如此,健走之后,感覺身體特別輕松,血糖也確實得到了有效控制。
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時,駿馬健走的音樂更換為跨過鴨綠江,那些歌頌戰爭歲月里的老歌《我是一個兵》《十送紅軍》《打靶歸來》……在濕地公園里響起時,歌聲里的這支健走隊更像是一支行軍的部隊。
駿馬健走最核心地解決了運動損傷的問題,使運動損傷風險最小化,健身效果最大化。其健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鐘一百二十四步左右,已經有八套動作,貫穿于健走過程,每個動作都從醫學角度出發,西醫講促循環,中醫講針對穴位,打通經絡。動作有力度有強度,但又有科學依據,是量化的不是隨意的,配制的音樂不快不慢,走起來舒適,是有氧運動。
駿馬健走每次健走一個小時,大約六千多步,每日健走一次為佳,健走前可做甩手操熱身,甩手操集甩手、拉伸、深呼氣、踮腳、下蹲等健身動作于一體,能帶動關節運動,增加關節靈活性,并增加肌肉彈性,健走最后幾分鐘是碎跑,“駿馬碎跑,健康之寶”駿馬碎跑和駿馬甩手操可以更進一步提升健身效果。
后來得知,駿馬健走運動深受廣大健步者的喜愛,自2017年以來,迅速在河南各地普及,2019年在全國推廣,目前已推廣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河北、遼寧、山西、寧夏、內蒙、廣西等地。
小康社會,要享受幸福生活,享受幸福需要健康的體魄,健身是健康的保證。我國民間早有“百練不如一走”的說法,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教導我們“健走,人類最好的醫藥”,走路可促進健康,提高免疫力,這不正是健走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