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隨著春意的加深,村里的小雞娃逐漸多了起來,這些小雞娃各有不同的群落,分屬不同的家庭,但卻日日混在一起覓食聊天,那么如何辨出哪些小雞娃是自家的,哪些小雞娃又是別人家的呢?別急,家庭主婦們自然有著自己的辦法的。她們買來膏子水,紅的,藍的,黑的,紫的,你家的小雞娃涂紅顏色,我家的小雞娃就涂藍顏色,你家的小雞娃涂于頭頂,我家的小雞娃就涂于尾部,顏色不同,位置不一,于是就很容易辨認了。——如果小雞娃實在太多,僅用膏子水還是不能辨別清楚,主婦們又會買來五彩花線,打成結子系在小雞娃的腳趾上,膏子水加上五彩花線,分辨起來那就絕對的萬無一失了!
兩三個月后,這些小雞娃們便長得半大了,在徹底褪去嘴角邊的乳黃的同時,它們也完全忘記了母親曾經給過它們的愛,給過它們的溫暖和保護,開始獨立的自由自在的在房院里和樹林間、莊稼田中尋覓吃食了。
然而這時卻須防著“狼子”了。“狼子”是鄧州鄉間對于黃鼠狼的卑稱,在鄧州的民間傳說中,黃鼠狼是個刁狡陰險而且詭計多端的角色,甚至竟能化身白面郎君設計色誘年輕漂亮的村姑,因此又被冠以“黃大仙”的封號。一群小雞娃脫離母親,正在半人多高的草叢間覓食螞蚱飛蟲,一只胖乎乎的小家伙離群走得太遠,又因覓食心切,竟未發現兩株蒿草后面隱藏著的毛茸茸的大尾巴。“啾啾,啾啾”,小家伙一面低聲哼唱一面漫步走至蒿草跟前;那守株待兔的黃鼠狼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突然猛撲而出,小家伙躲無可躲逃無可逃,甚至連叫都沒能叫出一聲,便被咬著脖頸順地拖走了。
傍晚小雞娃們“上宿”(雞回窩里歇宿,在鄧州鄉間稱為“上宿”)時候,家庭主婦們是要站在雞窩旁邊一個一個點數的。奇怪,昨天少了一只,今天又少了一只!她們皺著眉頭,滿臉疑惑的嘀咕道;第二天便到處的找,結果就發現了草叢中間的一地雞毛。狼子,可惡的狼子!家庭主婦回家告訴了當家的男人,男人就取出一件機具,黃昏時分安放在雞們時?;顒拥牟蓍g。這機具由六塊長短寬窄各異的木板組成,形狀類似木箱,僅有前部開口,而且內設機關,一旦碰上機關,上面的木板便會閘門般的放落下來,將出口牢牢封死。男人在安放機具的同時,又在里面放上兩只小雞娃,小雞娃整夜嘰嘰啾啾的叫著,于是引來了黃鼠狼。黃鼠狼盡管狡猾,然而畢竟不能抗拒鮮嫩雞肉的誘惑,經過大半夜激烈的思想斗爭,終在天明時分將心一橫,試試探探的邁出步子,順著前部開口鉆進了機具;正欲撲向小雞娃時候,不想觸動機關,“咔嗒”一聲,出口處的木板落下,頓時身陷囹圄,便是哭天抹淚,便是求天告地,也再不能出去了。
男人們捉了黃鼠狼,常懷著報復的快意當頂一棒將其擊死,然后剝皮揎草掛于房檐下面風干,冬天時候便拿了去往集上,集上有專門收購黃鼠狼皮毛的店鋪,一張可值價五元;有時并不去往集上店鋪售賣,而是將其尾毛小心翼翼的拔下,用細線一撮一撮的捆系成束,裝于竹管下面,制成狼毫大筆,給孩童們在學校里寫大字時用。這種狼毫大筆筆端不蘸墨不澀滯,滑潤而富于柔性,寫下的大字自然特別漂亮,所以很受歡迎。
秋天來了,小雞娃們大都長成半大的姑娘小伙子了,一個個毛羽鮮亮,體格健壯,躊躇滿志的在房前屋后踱步覓食,預備著越冬度寒的年貨,然而在它們的身后,卻又出現了三只五只剛剛出殼的小雞娃。——這是怎么回事?難道人們學會了玩穿越,雞們也學會了玩穿越?又或者是哪只德高望重的老雞一時心血來潮,玩起了返老還童的游戲?不,都不對,這些小雞娃其實仍是母雞孵卵育出的。原來這只母雞在春天時候被強行中止了“撈窩”行為,心懷怨憤,痛定思痛后,竟選定了一處家庭主婦不易察覺的旮旯,偷偷的攢下了幾顆雞蛋(也不管有“榆錢”沒有),然后就開始私自抱窩了;二十一天后,小雞娃順利出殼。這些小雞娃直到母雞引領出來覓食炫耀時,才被主人發現,所以帶著些私生子的性質,被蔑稱為“秋雞娃”。“秋雞娃”因為屬計劃外出生,享受不到正常出生的小雞娃的各項福利待遇,又因生不逢時,大多身體羸弱,心理自卑,時常畏畏縮縮的獨立寒秋,“啾啾”哀鳴;立冬過后,一場寒流襲來,多被凍死。故而在鄧州鄉間,“秋雞娃”常被喻為茍延殘喘、朝不保夕的意思,又有一句歇后語道:“秋雞娃”喝燒酒,——活得不耐煩了!
第二年的開春時節,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新生的母雞們便要開窩“繁蛋”了,——在鄧州農村,母雞下蛋不叫下蛋,而叫“繁蛋”,聽來頗帶幾分文言文的氣息。它們蹲在雞窩里,脖臉憋得通紅,嘴巴張得老大,使勁的發出著咯兒咯兒的呻吟,身子也在顫顫抖抖,一次一次的慢慢向上浮起,又一次一次的慢慢向下蹲伏,就像女人生頭胎孩子那樣艱難;終于,一顆帶著血絲的雞蛋繁出來了。小母雞在初次完成了作為雞的使命后,就會跳出雞窩,“咯嗒咯嗒”的大叫著向主人報喜,而主人則會在地上撒下一把谷糠,作為它們下蛋后的獎勵。
同樣,在這樣的季節里,新生的公雞們也在躍躍欲試的開始學習打鳴了。第一次打鳴因為缺乏足夠的經驗,總是不能氣沉丹田,聲由喉出,往往一聲短促的“咯——”后,就似岔了氣般的沒有了下文;這需要反復的練習校正,反復的虛心求教,數天后才能像前輩公雞們那樣熟練打鳴,從此便忠于職守,日日履行著為主人報時的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