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重視的問題,它關乎著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然而我國的教育一直存在著一個令人困惑的大問題:我們究竟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辦好素質教育,還是只關注升學率辦好應試教育呢?
衡水中學的名字我們如雷貫耳,它是清華北大的生源學校,也是著名的“高考機器”輸送工廠。衡中的存在與我國的社會現實和高考現狀是密不可分的。時代的發展要求社會勞動力是具備較高素養和能力的人才,而現實社會中衡量人才、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是學歷,只有通過高考選拔考入大學獲得文憑,普通家庭的學生才會擁有較好的踏入社會的“敲門磚”,因此讀書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是唯一的出路。面對如此巨大的社會就業壓力,升學壓力倍增。中國的高考被譽為“地獄般”的高考,其競爭激烈程度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忌鷤冎荒芴魺艨嘧x,背水一戰,遠離娛樂,久而久之,像衡中這樣的“高考工廠”便成了家長和學子眼中的救星。
然而,單純的應試教育是行不通的。在此背景下的學生迫于大環境只能去學習,缺少對外界的接觸和溝通,每天所學習的內容都是如何去應對考試而非主動探求知識,一旦這種壓迫感消失便會失去對知識的渴求,失去學習的動力。這種應試教育是不利于當今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教育只會教出為應付考試而學習的“高考機器”,即使這類人有再高的學歷也只是空有文憑而無實際意義。
素質教育應運而生,在我看來卻發展推廣的并不理想。在我剛剛步入學校成為一名學生的時候,老師們口中的素質教育口號就已經喊的十分響亮。在我過去讀書的這些年,曾遇見過一心只抓教學,視興趣愛好如洪水猛獸的老師,也曾遇見過大力培養我們興趣愛好最終卻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老師。我認為這兩者都不是合適的素質教育。我認為素質教育并非只是興趣愛好的培養和課余時間的娛樂,只重視興趣培養而忽略基礎知識,這樣的素質教育不足以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不足以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就我國目前的綜合教育水平而言,好的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結合,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情況下同時加大對素質教育的推廣,循序漸進,培養出有活力的、充滿生機的、具備創新能力的學生。
(市五高中一(1)班 李智鶴 輔導老師 董高麗)
教師點評
本文作者采用總分總的結構,首先提出了應該辦什么樣的教育的問題,隨后分別結合衡中的例子和自身經歷闡述了自己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看法,結尾提出自己對中國教育發展方向的看法,邏輯結構嚴謹,思路清晰,在觀點表達上,以少年之目光慮教育之未來,體現了青少年的責任擔當,十分難能可貴,促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