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近日,市人民法院張村法庭運用“3231”多元解紛工作機制,承辦法官聯合村級黨員調解員、駐庭調解員三方聯動,通過多輪耐心調解,成功化解一起因共用排水溝引發的健康權糾紛。
2024年11月初,村民張甲在未與鄰居張乙協商的情況下,擅自在兩家共用的排水溝上砌筑隔墻。張乙認為此舉會阻礙正常排水,隨即出面阻攔。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肢體沖突,造成張乙受傷住院治療19天,產生醫療費等各項損失共計1.3萬余元。公安機關對張甲進行了“行政拘留+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立即啟動“3231”工作機制,組建由“法官+黨員調解員+駐庭調解員”的調解組。在調解過程中,法官采用“兩次情緒疏導”工作法,先分開疏導平息對立情緒,再聯合疏導重建溝通渠道。
在“老馬調解室”的多輪調解中,法官著重厘清法律責任,核算醫療費用等賠償標準;駐庭調解員老馬運用“背對背”調解技巧,分別指出雙方溝通方式的欠妥之處;黨員調解員則充分發揮“人熟地熟”優勢,以“共用排水溝歷史”“遠親不如近鄰”等情感紐帶軟化對立情緒。
經過多輪情理法交融聯合調解,張甲最終誠懇道歉并同意賠償,張乙也主動降低賠償要求,多年的鄰里關系得以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