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月1日,《今日鄧州》猶如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在穰原沃土的滋養下,破土而出。
十年櫛風沐雨,枝繁葉茂。十年來,她與時代同頻共振,共同見證社會進步、時代變遷;她與百姓共情共鳴,忠實記錄民生福祉、人間溫暖;她用細膩有力的筆觸,匠心鐫刻壯闊征程中的鏗鏘足跡、輝煌成就。
在《今日鄧州》創刊10周年之際,許多老朋友發來信函,講述他們與《今日鄧州》的感人故事,表達祝賀之情,送上真摯祝福。即日起,特推出《我與今日鄧州》專欄,回首彼此攜手走過的難忘歲月,抒發共赴未來的壯志豪情。
伴隨著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步伐,從2014年1月1日起,鄧州、鞏義等10個縣市實行省直接管理體制,以提高行政效能,促進改革發展。這是《今日鄧州》創刊的大背景。
當時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認為:辦一份黨報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鄧州歸省直轄,應該有自己的報紙;地利,鄧州有100多萬讀者,值得辦一份自己的報紙;人和,鄧州人才濟濟,有龐大的文人隊伍,完全可以辦好自己的報紙。再者,省委宣傳部允許直管縣以內資號的形式辦報。于是在2014年9月初,市委宣傳部組織人員先后赴永城、新蔡、蘭考等率先辦報的縣市考察學習,并寫了一個考察報告,報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委于當年10月上旬召開常委會議,決定成立鄧州市新聞中心,創辦市委機關報《今日鄧州》,并形成了會議紀要。
常委會后,市委宣傳部立即召開部長辦公會議,貫徹落實常委會議精神,擬寫關于成立新聞中心的請示報備市人事部門。經批復,新聞中心為正科級財政全供單位,共36人,設主任(總編輯)1人、副主任(副總編輯)2人,科室有辦公室、總編室、記者部、網絡部。新聞中心的職責是創辦《今日鄧州》、手機報、官方微信公眾號“鄧州頭條”,融合鄧州網。
2014年12月1日,《今日鄧州》開始試刊。這一盛事后來被記入《鄧州史志》。一共試刊4期,每周一期。
試刊效果怎么樣?《今日鄧州》編輯部召開座談會,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干部等各界人士,各抒己見,提出意見建議。
同時,常委部長帶隊赴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審批連續內資號;專門派人到《河南日報》學習版面沒計;聯系印刷廠家等等。
2015年1月1日,《今日鄧州》正式創刊。辦報宗旨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報道鄧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市政建沒,特別是生產建設進行情況,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收集與傳播生產、項目建設和各種工作經驗。適當地進行輿論監督,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表揚成績和優點,批評錯誤和缺點。
邀請遠在北京的老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古典文學博士張志和先生題寫報名;邀請當代作家、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原解放軍后勤部創作室主任周大新,為《今日鄧州》撰寫創刊詞。
時任市委書記史煥立興致勃勃地書寫了寄語:“把握正確導向,關注民情民生,為建設丹江口庫區區城中心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時任市長羅巖濤,市政協主席楊振云,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達等領導,也為《今日鄧州》親自提寫寄語。這些寄語全部刊登在創刊號頭版上。
《今日鄧州》為對開四版,彩色印刷,版面按《河南日報》版式設計。創刊時為周報,每周一出版。從2015年7月1日起,每周兩期,周一、周四出版。從2016年1月1日起,每周三期,周二、周四、周六出版。
《今日鄧州》免費贈閱,一面世,便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與鼓勵,一時間成了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市委辦一位副主任說,《今日鄧州》大氣、特色、精致。大氣,指版面設計有大報的風格;特色,指圖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精致,指市政快訊、基層傳真、文學苑地等大小專欄都設計得非常精致。
服務中心俱陋室,人少力強旨為崗。編輯部最初設在原市委招待所三樓西的兩間辦公室。當時承擔采編任務的是市委宣傳部新聞科的張書勇、王靜會、盛志國、王中獻,除每個人負責一個版面的編輯外,還有采寫稿子的任務。除此之外,還有剛大學畢業在新聞科實習的林瑩、侯陽兩人。他們都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寫稿子。
隨著《今日鄧州》出版次數的增多,新聞中心按照市委常委會議精神紀要,以考試的形式在全市教師隊伍中選拔15名人員,又從剛畢業的大學生中招聘了部分人員,負責新聞中心各媒體的采編工作。
過去,《今日鄧州》編輯部所有人員用辛勤的汗水,設計出了一個個見證鄧州發展的版面,用心用情用功寫下了鄧州崛起的一篇篇文章,也獨具匠心地攝下了一張張定格鄧州歷史的照片。今天,邁步走向新時代的《今日鄧州》,一定會不負時代,濃墨重彩描繪出鄧州發展的壯麗畫卷!
(作者為原鄧州市新聞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