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初夏時節,鄧州市都司鎮程營村的麥田里一片繁忙景象,金黃的麥子層層疊疊,聯合收割機穿梭往返,忙碌的腳步聲、農機的轟鳴聲和農民的歡笑聲,奏出了一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交響樂”。收糧大戶王大哥正將糧庫的糧食轉運、騰空,為夏糧收購做準備。“今年下雨影響了麥收,能碰見品質好的小麥不容易,所以得隨時備著資金,幸虧有鄧州農商銀行給我辦的30萬元夏糧貸,需要用錢直接在手機上就能操作,很方便!”
“當天調查、當天授信、當天買了收割機就開進了麥地!農商銀行的辦貸效率是真的高!”老張是孟樓鎮的一位種糧大戶,今年剛擴建的100畝麥地獲得了豐收,看天氣預報說近期有雨,老張打算購置一臺收割機提高收割效率,趕在雨天來之前割完麥子,但之前由于擴建麥地,手頭的流動資金已經用完了,為了不耽誤農時,老張走進了鄧州農商銀行孟樓支行的營業大廳,該支行負責人在了解情況后,立即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為其開辟綠色通道,快速申請辦理了10萬元的貸款。當天,老張就駕駛著剛買回來的收割機,加入了“夏糧”收割的隊伍。
護航“三夏”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是鄧州農商銀行傾力支持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行緊緊圍繞縣域農業產業發展布局,積極擔當“鄉村振興主辦銀行”職責使命,持續深化“黨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瞄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信貸投放和產品創新力度,不斷提升金融服務“三農”的深度和廣度,將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引向田間地頭。截至2023年6月底,該行投放實體貸款余額達115.42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110.4億元,占貸款總額的95.65%。
聚焦主業,探索惠農新路徑。該行始終堅守“支農支小支微”戰略定位,將金融服務“三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治任務,探索實施并不斷深化“黨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模式,圍繞五星黨支部打造、信用村建設、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金融需求大走訪、金融服務下鄉、整村授信等活動,深入挖掘農村市場金融需求,持續加大轄內“三農”貸款資金投放。根據農業消費產品類型及用途、農戶的信用等級、家庭資產收入等因素,推出符合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信貸產品,如農機貸、春耕貸、夏糧貸、土地流轉貸、返鄉創業貸、婦女創業貸等;積極創新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業機具等抵押模式,完善存單、倉單、應收帳款等質押方式,以鄧州市孟樓鎮為試點,率先發放了全省首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喚醒了農村“沉睡”資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下沉重心,服務“三農”零距離。該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理念,立足縣域農村,主動下沉服務重心,健全服務機制,不斷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著力構建“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的金融服務體系,切實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充分發揮網點遍布城鄉和現代結算網絡等優勢,積極搭建“金融網點+自助設備+電子銀行+移動支付+助農服務”五位一體金融服務網絡,為農戶提供快捷高效的綜合金融服務。另一方面組建“三農”金融服務隊,扎實開展金融需求走訪活動,逐戶建立客戶信息檔案,普及普惠金融知識、惠企助農政策,同時,充分利用流動銀行車、移動柜員機等開展流動金融服務,現場受理業務,解答群眾咨詢,搭建金融服務“直通車”,真正把金融服務送到客戶家門前、店門口。
強化擔當,拓寬增收致富路。該行牢固樹立“金融為民”發展理念,持續圍繞農民增收致富,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小額扶貧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等信貸資金的投放力度,大力開展整村授信活動,加大對具有產業支撐、信譽良好、風險可控的集體經濟組織的融資支持力度,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中小農戶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同時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進行常態化幫扶,備足資金支持已摘帽貧困戶發展生產,做到“扶上馬,再送一程”,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入夏以來,面對連續多日“爛場雨”天氣對夏收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該行切實提升政治站位,強化金融服務保障,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以支行為單位、以黨員為主力積極組建“三夏”生產幫扶隊伍,深入田間地頭、農機部門、種糧收糧大戶,了解夏糧搶收進展情況、解決搶收資金難題;持續走訪各鄉鎮受災農戶,通過信貸傾斜和利率優惠等方式,對受影響出現經營困難的糧農和糧食企業進行幫扶,最大程度緩解其還款壓力,解決其實際困難,保證“三夏”生產信貸資金連續性,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助力農戶“雨口奪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