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在我市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如何在新形勢下精準把握職責定位,保障各類交易主體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日前,今日鄧州采訪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萬國運。
萬國運表示,今年以來,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優化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的要求,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以創優“六最”營商環境為主要目標,從三個方面主動作為、創新善為,在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見行見效。
堅持服務職能定位,做好“增”字文章,在健全軟硬件設施上持續發力。不行使任何審批、核準、備案等行政管理職能,免費為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場所、設施和服務,提供免費查閱招標信息服務,不斷優化服務場所布局,構建定期回訪反饋制度,通過網上征求意見、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服務中梗阻進行改進,適時更新優化服務菜單,規范交易行為,完善相關軟硬件設備及管理制度,實現交易場地“物理隔離”,防止違規操作“技術隔離”,交易環節“流程隔離”。在增強服務意識上持續發力。對前來辦事的人員,熱情服務,認真履行職責,能辦的馬上辦,不能辦的解釋清楚,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對所有項目實行限時辦結,開通綠色通道,在合法合規情況下優先為重點項目安排開評標,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順利完成招投標程序,盡早實施。在提升服務效能上持續發力。中心系統梳理公共資源交易流程,制作電子招投標操作指南,業務辦理、保證金退還等流程在網站公示,方便交易主體了解進場交易事項,完善各項業務功能辦理區設置及配套設施,業務辦理也由科室主導轉變為業務流程主導,使一站式、全流程、高質量服務更便捷高效。
打造便企利民平臺,做實“減”字文章,電子平臺“減跑動”。配備電子化交易所需配套設施,提供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服務,由現場辦理轉變為遠程辦理,所有項目實現“不見面開標”,促進不同交易平臺數據信息聯通。投標保證金已實現系統當天自動秒退,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常態化,開通CA數字證書網上在線辦理功能,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把鎖”(即一地辦理,全省通用)。優化流程“減環節”。精簡交易環節,減少審批材料,取消投標報名、供應商入誠信庫現場查驗資質原件、招標文件發售收取費用等傳統做法。所有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活動中,不再向供應商收取投標保證金,非招標采購方式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的,也不再向供應商收取投標保證金。網上開標“減負擔”。上線運行網上“不見面開標”系統,省去企業人員往返奔波,實現企業投標“一次不用跑”。在建設工程招投標中推行電子擔保保函,由投標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使用電子保函或者銀行轉賬形式繳納投標保證金。
營造公平交易環境,做細“清”字文章,健全組織體系,形成責任閉環。設置全流程一體化科室,全面實行交易受理、交易組織、交易評審、交易見證“四段式”交易流程化服務模式,強化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權責監管,杜絕一個項目一人負責到底。加強協同管理,形成監督閉環。強化部門協同在線監管,由行業主管和行政監督部門對所有開評標項目實時進行線上遠程監督管理。同時還規范交易主體場內服務行為,場內服務實行“一標一評”制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警示激勵場內服務規范化運行,促進公共資源交易法治化、規范化、透明化。暢通溝通渠道,形成反饋閉環。暢通網上投訴渠道,在中心門戶網站顯著位置公開行政監督部門的詳細信息及聯系方式,為企業表達訴求、反映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便捷的渠道和途徑。認真對待市場主體的反饋意見,接訴即辦,積極構建更加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環境。推進評標智能化,形成管理閉環。有效使用“投標文件制作機器碼一致”預警提示和雷同性分析等,有力解決圍標、串標問題,接入省公共資源交易在線監管平臺,實現專家抽取、遠程音視頻實時在線監督,與相關機構合作開展遠程異地評標,并逐漸實現常態化。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緊緊圍繞市委全會精神,深入推進‘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以轉觀念促改作風,以強思想促提水平,定位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角色,打造應進必進、統一規范、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提升企業主體滿意度,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在我市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作出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部門應有貢獻。”萬國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