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在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中,市委黨校如何精準把握職責定位,發揮獨特作用?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任務,市委黨校將如何通過“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來助推我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日前,今日鄧州采訪了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孫保勤。
孫保勤說,市委黨校以“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聚焦主責主業,緊緊圍繞工作大局,以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主要目標,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職能作用,堅守黨校主渠道主陣地,為我市實現跨越式發展育人才、獻良策。市委黨校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凝聚合力,踔厲奮發,為助力我市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貢獻黨校的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善作善成,建好黨校教育主陣地。以“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紀委二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準確把握全會提出的工作思路和任務部署,立足黨校本職工作,聚焦主責主業。在教學安排上,通過舉辦專題班、主體班、輪訓班等,扎實做好省委“十大戰略”進課堂、市委“一抓三突破”工作部署進課堂。通過講授、研討、交流,把省委、市委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開展精準化、專業化培訓,把鄧州各級干部的思想統一到建設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和具體實踐上來。
凝聚合力,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水平。按照《中共鄧州市委關于加強全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方法,深化鄧州“3+3”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即“三類班次”(主體班、輪訓班、專題班)+“三大講堂”(專家講堂、支部講堂、流動講堂);落實市委黨校“3+3”教學模式:即“三類課型”(優秀教師講課、專家教授講課、領導干部講課)+“三種方式”(課堂講授、現場教學、討論交流)。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培訓模式和教學方法,做到資源共享、思想共融、理論實踐共進,努力提升教學效果,力爭在今年南陽市黨校系統教學質量評估中進入先進行列,不斷推動市委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雙向發力,做好資政宣講的主力軍。組織黨校業務骨干會同有關業務部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等議題,形成有實踐價值、科研價值、理論價值的資政文章,積極為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發揮好智庫作用。組織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做好省委、市委重大工作部署的理論闡釋,讓省委、市委的戰略意圖和實踐要求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發揮平臺優勢,創新研發接地氣、網絡化、大眾化的宣講課程,特別是與群眾所見所聞所感有機結合起來,梳理形成更多有溫度、能感知、可擁抱的闡釋,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激發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風貌。
砥礪奮進,轉變作風促保障。作風實才能事業興,能力強方可后勁足。市委黨校作為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履行好主體責任,在工作中站好崗、定好位、履好職、盡好責、出好力,結合“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的活動要求,緊扣市委“一二三五十”工作布局,圍繞“高效突破”工作主旋律,嚴格落實“13710”工作制度,以更新的觀念、更強的能力、更實的作風,讓黨校真正成為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識觀念、掌握過硬本領”的大熔爐。
“我們將馳而不息地推動黨校各項工作,堅持觀念再更新、能力再提升、作風再鍛造,堅持黨校姓黨,全面從嚴治校,嚴格落實‘13710’工作制度,著力鍛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黨校力量。”孫保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