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父母在這里住了一輩子,不愿離開。”征遷戶王先生說。
“我們理解父輩的心情,也理解你們的難處,你說的都在理,可城市的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參與,作出貢獻……”
2021年12月28日上午,花洲街道辦事處主任、迎旭門征遷指揮部主任繩偉耐心地和征遷戶講著道理以及征遷對城市發展的意義。
去年3月份,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市正式啟動恢復古城風貌的重大項目。突破口項目和迎旭門項目的征遷任務較重,征遷范圍涉及花洲轄區內的大東關社區、小東關社區和星光社區共計270余戶。
繩偉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他時刻牢記使命,兢兢業業工作,始終把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注重做好各項政策的上傳下達,注重做好各項任務的督導落實,使征收拆遷工作順利進行。
“加快項目落地和實施進度,關鍵是要做好征收拆遷工作。如果征收拆遷這項最基礎的工作做不好,勢必影響項目的實施,影響中心城區的發展。我們必須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來,全力以赴推動征收拆遷工作順利開展,使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繩偉在接受采訪時說。
自征遷工作開展以來,繩偉迅速帶領工作專班深入社區居民小組推進征遷工作。同時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加班加點學習,深入了解土地法、物權法等相關法律知識、深入鉆研我市在征遷方面的各項政策、吃透文件精神,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為征遷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在征地拆遷中,繩偉多次強調,要大家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征遷戶的難處,要運用政策、用行動幫助征遷戶解決問題,來爭取大家對征遷工作的理解,從而推動工作順利進行。”花洲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李偉說。
在采訪中,今日鄧州了解到,為使項目得到轄區群眾的支持和理解,該街道把宣傳動員擺在征地拆遷工作的首要位置。
在突破口和迎旭門項目征遷工作啟動后,繩偉第一時間組織社區干部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召開了征遷動員大會,大力宣傳突破口項目和迎旭門項目對鄧州城市發展建設的重大意義,解釋征收拆遷安置的補償政策法規,廣泛教育動員群眾以主人翁的態度支持、理解、關心項目建設,為突破口項目和迎旭門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突破口征遷項目涉及拆遷房屋雖然破舊,但是拆遷戶認為自己在這里住的時間長,鄰里都比較熟悉,家門口還有條河,部分居民不愿意離開。
繩偉和拆遷組工作人員一起逐戶走訪,去一次不行的去兩次,去兩次不行還有第三次、第四次……通過和群眾交朋友、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同時宣講政策和項目建設的意義,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征遷戶同意搬遷。
在征遷工作中,有一戶80多歲的老人,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住單元房也不方便,更是舍不得門前那條河,總是固執地拒絕工作人員給她做思想工作。繩偉和同事多次登門拜訪,又多次被拒絕,同事們都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一難題。
繩偉說:“大家都想一想,通過鄰居問問她有沒有要好的朋友、親戚,我們可以‘曲線救國’。”多方打聽下,繩偉找到老人的親戚來做工作,還把老人的兒媳婦從深圳叫回來,做老人的思想工作,老人最終同意搬遷。
在嚴格遵守政策的情況下,要用盡用活政策,確保群眾利益,繩偉是這樣要求拆遷工作組人員的。
繩偉多次在會議上要求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征地拆遷工作方案,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維護居民合法權益為前提,按照規章流程,認真仔細開展征地丈量工作,堅持做到不讓任何一戶群眾吃虧。為了加快征遷進度,繩偉和工作人員一起積極為征遷戶尋找可以搬遷的房源,幫助征遷戶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使拆遷工作得以順利實施。
“繩主任就是個‘工作狂’,工作中,不分時間點,吃飯時催工作,夜里打電話問工作,拆遷工作中,他時刻為群眾利益著想,盡量讓群眾利益不受損失,也是拆遷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原因。”大東關社區黨支部書記韓道讓說。
如今的突破口項目拆遷工作早已完成,突破口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迎旭門項目拆遷工作于去年11月16日啟動,涉及196戶拆遷,目前已簽訂協議183戶。
據花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紅才介紹,繩偉每天上午8點準時來到指揮部,或者拆遷工地察看工作,每一家拆遷戶的情況他都非常熟悉。每天下午五點半召開工作總結會議,總結一天工作進展情況,詢問工作中有哪些困難,哪些需要協調解決,并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
“快搬完了嗎?”
“王主任,我們再去第二排看看進度。”
……
在迎旭門拆遷現場,繩偉邊走邊看,不時和正在搬家的群眾打招呼,不停地詢問工作人員搬遷情況。
“在征收拆遷工作中,繩偉盡職盡責,克服困難,主動與相關部門、村組緊密配合、溝通協調,深入基層群眾及征收拆遷戶家中認真開展政策解釋工作,努力做到切實為征遷補償把好關、為拆遷群眾服務好、辦好事,贏得了群眾的一致稱贊,助推了城市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花洲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如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