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穩穩的幸?!腥松缇种γ撠毠怨ぷ骶C述

2021-05-28 10:40:39 作者: 孫東亞 市人社局 侯學良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人社局高度重視轉移就業和社會保障脫貧攻堅工作,嚴格按照國家、省、南陽市、鄧州市脫貧攻堅安排部署,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履行主體責任,不斷改進方法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全力以赴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持續穩步、有序高效開展。

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含穩定脫貧)17652戶47761人,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2172戶,貧困勞動力21111人(包括半勞動力或弱勞動力)。目前,市外就業8122人,市內就業12989人。

精準推薦 鋪好就業致富路

澄清底數,脫貧工作才能得以開展。2016年,我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5724人,遍布全市26個鄉鎮(街、區)。面對龐大的貧困人口數量,市人社局安排專班專人,依托市扶貧辦國網系統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信息,劃定區域、入戶走訪。

貧困人口技能水平、從業狀況、參保情況……隨著一項項信息的錄入登記,全市所有貧困人口的相關就業信息基本清楚。

“有一定勞動能力,但沒有合適的崗位;有正常勞動能力,但受技能、家庭影響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這是大部分貧困群眾就業情況的真實寫照。”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這種情況,市人社局結合實際,從圍繞扶貧項目開發就業崗位、依托就業帶貧車間拓展扶貧鏈條、積極開展技能扶貧培訓等方面著手,搭建起一條完整的貧困群眾就業扶貧新體系。

截至2020年底,全市培訓貧困勞動力21111人次,公益崗崗前培訓10309人次,以工代訓9195人次,技能培訓693人次,雨露計劃704人次,殘聯培訓殘疾人150人次。同時,根據每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動態變化數量,在前期開展貧困人口就業信息調查的基礎上,多次進行補充調查,力爭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戶。

精準安置 公益崗遍地開花

“當上村協管員后,主要從事村容村貌清潔工作,我每個月至少有450元收入,不僅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還能為村里和家庭出力,生活過得很踏實。”說起生活變化,汲灘鎮刁堤村的楊西合笑得合不攏嘴。因身患慢性病(高血壓),屬于半勞動力,老伴胡桂英同樣也是半勞動力,常年無法外出務工,經本人申報,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集體評議上報,納入公益性崗位。按楊西合的話說,不僅能掙點生活費,還能為美麗鄉村建設增磚添瓦,實現自身價值,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更增信心。

楊西合是市人社局科學合理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的一個縮影。自開展就業扶貧工作以來,市人社局一直以公益性崗位為抓手,在充分調研調查的基礎上,設置村級事務協管員等崗位,主要在村統一調度下從事護河、護路、治安巡邏、水利設施維護、公共服務設施管護等村內事務協助管理。

同時,創新開發了護林員、特困人員代養人、殘疾人護理員、就業服務專干等公益崗位10309人。免費為其進行崗前培訓、購買意外傷害險等,有效解決了這些貧困群眾的就業難題。

精準施策 帶貧車間促發展

走進文渠鎮夢蝶兒內衣廠帶貧車間,一排排電動縫紉機隆隆作響,一個個工人埋頭苦干,分料、剪裁、縫紉,每個人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夢蝶兒內衣廠創辦于2012年,年生產內衣400多萬件,年產值6000多萬元。作為一家就業帶貧龍頭企業,該內衣廠帶動了周邊多個村子400多人就業。

“近年來,內衣廠在當地政府和人社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想方設法延長產業鏈條,擴大規模,爭取帶動更多群眾就業。”夢蝶兒內衣廠負責人陳英麗說,“廠里的上班時間很靈活,有時候晚上下班,還可以把材料帶回家,加工完之后把成品再送回來。”

帶貧車間建設是一項惠民生、惠民眾的實事,也是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為充分發揮創業、產業、就業的帶貧“造血”功能,促進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市人社局依托帶貧車間(加工點),積極引導各鄉鎮企業參與精準扶貧,全市26個鄉鎮(街、區)已經累計建立帶貧車間(加工點)122家,共吸納勞動力就業5836人,帶動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10人實現穩定脫貧。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歷史新起點,我們將矢志不渝守初心,奮發有為擔使命,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有序銜接鄉村振興,為鄧州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小莉說。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