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傘撐起大夢想

2021-10-12 16:20:49 作者:高 爽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10月7日,腰店鎮村民高香飛像往常一樣,早早就來到位于該鎮崔營村的捷眾雨具有限公司上班。

“原來我在市里面的工廠里面做工,雖說工資也還行,就是離家太遠了。你看我現在,錢也掙了,家庭也照顧了。”每月收入超過3000元,讓高香飛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廠房內,工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或裁剪布料,或縫制,或組裝,或品檢,忙得不亦樂乎。

該公司的創始人是崔營村村民高申勉,今年40多歲的他在90年代初便遠赴廣州打工。當時年級尚小的高申勉跟著親戚進了一家制傘廠,從最基礎的工人開始做起,勤奮好學的他很快就掌握了一些主要技術。得到老板賞識的他,一路從工人做到執行部主任、營銷部經理、采購部經理,制傘的整個流程他都熟記于心,每個環節他都如數家珍。于是,高申勉產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給別人干不如自己干,趁著年輕就該拼搏一下。”在高申勉的勸解下,家人也同意了他的創業想法。很快,他與幾個朋友一起合伙開了一家以批發傘具為主的門店。

“我有拿貨渠道,有銷售渠道,開個批發店一定可以。”高申勉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做生意的道路總是充滿變數。由于資金周轉不過來,高申勉的合伙人有的要賣店,有的要撤資,店鋪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最終,朋友們紛紛退出,高申勉在家人的支持下,四處籌措資金,咬牙堅持了下來。在此期間,父母、親戚都給予了他最大的幫助,為他貸款、借錢,終于籌得20萬元使店鋪渡過了難關。

“那時真的很辛苦,為了節省成本,我自己騎著三輪車去給客戶送貨,遇到難走的路,都是我在前面騎,媳婦在后面推,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是咋熬過來的。”高申勉說。

傘具批發店的經營使高申勉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客戶以及人脈,也讓他成功掙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2003年,高申勉在深思熟慮下決定創建一家傘具制造廠,剛開始能力有限,只是僅有十幾臺機器、20余名工人、加工一些普通傘具的“小作坊”。加工廠在高申勉的帶領下經營得有聲有色,但也時常會遇到“攔路虎”,貨款不能及時收攏、技術不夠先進、專業人員缺乏等問題也困擾著他。為了解決技術方面的問題,高申勉多次前往杭州、蘇州等地學習、取經,引進最新的生產技術,同時,四處尋找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廠里的技術力量。

在不斷努力下,高申勉的工廠越做越大,效益越來越好,創建了自己的傘具品牌,彩芭、雨中華等。他把家里的親朋好友都帶進了廠里,帶著大家一起致富,他的堂弟高申端也成了他的左右手。

“咱們從家鄉帶過來的人畢竟是有限的,想要幫助更多的鄉親,我們還是得回家辦廠。”兄弟倆有了回鄉辦廠的想法。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近年來,我市出臺了很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保障措施,在外游子開始從四面八方向家鄉集聚。面對家鄉拋出的橄欖枝,去年11月,兄弟倆在腰店鎮政府的邀請下回鄉選址建廠。今年5月1日,捷眾雨具有限公司正式開始生產,高申端作為負責人留在了家鄉,總公司也派來了3名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幫助新廠迅速就位。

“現在我們有60多人,30余臺機器,主要做雨傘、太陽傘等,周邊的群眾都在這里上班。”高申端說。

“我家里面有4個小孩,還有老人,一家老小都需要我照顧,外出打工是出不去了,平時在家想掙個錢也不容易。”村民常文靜說,自從傘廠辦到了村子里,她就趕緊過來報名學習技術,終于實現了自己一邊掙錢一邊照顧家庭的愿望。

高申端介紹,廠里不僅大量接收附近愿意來上班的群眾,還妥善安置殘疾人、脫貧戶在這里務工,甚至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暑假工、補貼家用的老年人都能在廠里得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在車間里,今日鄧州看到了身患小兒麻痹的20歲小伙張永生,坐在機器前的他神情專注、手法嫻熟。據了解,張永生家是脫貧戶,身殘志堅的他想依靠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現在他和父親都在廠里上班,兩個人掙著工資,生活也越來越好。

70多歲的村民尚華蘭一說到這些便感激不已:“我身體硬朗,平時總想著做點啥給孩子們減輕點負擔,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活干?,F在好了,這廠就在我家門口,我來這里干活,風不刮雨不淋,還輕松,孩子們也能放心了。”

小雨傘不僅撐起了高申勉、高申端兄弟倆的致富夢,更撐起了崔營村周邊群眾的致富夢。“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規模,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制傘產業鏈。同時,準備上新的生產線,生產太陽傘、帳篷等產品,把我們自己的雨具品牌做大做強,為鄉鄰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他們增收致富奔小康。”高申端表示。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