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冬至那天,魏市長喊我們到鎮政府吃了一頓餃子,全鎮17個村,去了14個黨支部書記,論說吃了餃子耳朵是凍不掉了,可反過來說,村里的工作要是抓不好、抓不上去,魏市長要訓斥我們,正好還有倆耳朵可揪!”
說這話的是鄧州市小楊營鎮宋樓村黨支部書記宋漢哲,他口中的魏市長叫魏樂樂,37歲,是在鄧州市沒有分工的副市長,他具體而實在的職務是小楊營鎮黨委書記,是從河南省總工會到基層鄉鎮的“墩苗”干部。
1月7日,魏樂樂來到鄧州市小楊營鎮任職已經80天。
“趕考”是2021年度流行語,這80天里,魏樂樂總共回過鄭州的家兩次,還沒有住校“趕考”的高三學生回家的次數多;一個字:忙!
忙在腿上
一遍、兩遍、三遍!小楊營鎮有17個村,魏樂樂村村到,見村黨支部書記、見村“兩委”干部,拜見老黨員、走訪脫貧戶;解決村民遺留問題,規劃村里發展前景,他要到現場;丹江灌渠怎么延伸,村頭的泊池怎么蓄水,他要到現場看;收高粱的企業來了,村民開始種土豆了,他也要到現場去。
“走不到,就看不到也聽不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魏樂樂說,調查是為了發現鄉村價值,深入是為了認識鄉村價值。
忙在嘴上
2021年10月18日,魏樂樂到任小楊營鎮,“上面派來的”“市長”“30多歲”,小楊營鎮四萬多村民都好奇地給他貼上了這些標簽。
寢辦合一,魏樂樂吃住在鎮里:“我現在已經習慣了,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開門,先讓來找我的村民坐到屋里再說。”
小楊營鎮的村民找魏樂樂,都是一大早,他們來了就站在住室門口等,不敲門也不喊叫,冷靜地表達對“魏市長”的關心、禮貌、信任和期盼。
“至今有十來起吧,有單獨來的,有結伴來的,都是來反映問題的。”魏樂樂說,很多問題都是已經解決過或者有結論的,聽說“大官”來了,再“訪”一次,甚至還有人給他說:你只要到現場看看,解決不解決都中。
2015年到2020年,魏樂樂當了5年的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實踐經驗告訴他:村民是需要引導、安慰、鼓勵的,也許主動打個招呼、去他家坐一坐、聽他訴訴冤屈,村民就有存在感了,信任關系建立后,干部“說啥都是對的”。
忙在腦子
魏樂樂的辦公室有前任黨委書記留下來的一張小楊營鎮地圖:“我沒事就研究這張地圖。你看這張地圖像啥?”
賣個關子后,魏樂樂開始“抖包袱”:這是馬頭,這是馬前蹄,這是馬后腿,這是馬尾巴!這多像一匹奔馳的駿馬,相信小楊營鎮會馳騁萬里!
“駿馬馳騁”是魏樂樂的新發現,小楊營鎮的干部們說:咦,還真是有點像,過去我們還真沒往這上面想!
造個概念容易,怎么“馳騁”?
“我們要把引丹江水灌溉農田的事落到實處!”鄧州引丹灌區在小楊營鎮規劃有一條干渠、一條支渠,兩條渠全長近20公里,投資5000萬元;有規劃、有錢,項目不能落地,原因是用地受阻。魏樂樂說:現在這個事我去說,都支持!我想,我為啥說話靈?因為我是外來人?因為我是“市長”?
灌渠修好后,除了農田灌溉和補地下水,魏樂樂還有個小九九:把沿途的泊池、坑塘都灌滿水,讓小楊營鎮變成水產品世界。
發展鎮村經濟,很多人希望招商搞工業。魏樂樂說:小楊營鎮不擺放工業項目。
鄧州有個政策,鄉鎮招來的工業項目可在鄧州產業集聚區落地,稅收分成是鄉鎮得七,市里得三。
魏樂樂腦海里的小楊營鎮是:水清莊稼旺,綠樹村邊合,相逢話桑麻,人閑桂花落。此謂好生態,也該是中國鄉村本來的樣子。
“另外,基層工作任務很重,工作難度很大,怎么提高干活的鎮干部待遇,我還沒理出頭緒!”魏樂樂說,到小楊營鎮后,自己的腦子天天都沒閑過。
小楊營鎮有做大做強的資本
“鄧州東大門”小楊營鎮總面積63.3平方公里,鎮域版圖酷似飛馬展翼,轄17個行政村,4.5萬人,6.5萬畝耕地。
境內有楊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漢代岑彭墓、明代五龍橋、安眾傳統古村落等歷史文化遺產,文化底蘊豐厚。
全鎮地勢平坦,海拔最高95米,最低89米,境內有省道、二廣高速、鄭萬高鐵縱貫全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屬于長江流域,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上,境內大部分為沖積平原,水資源充沛、灌溉條件好,是鄧州市糧食核心主產區;其中釀造高粱種植面積近兩萬畝。
歡迎和小楊營鎮合作興業。聯系電話:0377-6276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