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以前老人去世,家里總得大操大辦,擺上幾十桌酒席,請樂隊、放鞭炮,不僅花光積蓄,還得欠外債?,F在好了,村里提倡厚養薄葬,老人在世時好好孝順,去世后簡辦喪事,既省錢又省心。”近日,孟樓鎮軍九村村民周俊建的話,道出了當地推行厚養薄葬帶來的變化。
過去,軍九村辦喪事講究“排場”,攀比之風盛行。有的家庭為了面子,不惜舉債操辦,不僅加重了經濟負擔,還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有戶人家老人去世,光是酒席就擺了30多桌,還請了兩支樂隊,折騰了三四天,最后算下來花了近5萬元。”軍九村黨支部書記周善?;貞浀?,這種鋪張浪費的喪葬習俗,成了村民們的一塊“心病”。
為改變這一現狀,軍九村把推行厚養薄葬作為移風易俗的重要內容,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村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紅白喜事操辦標準》,明確規定喪事酒席不得超過10桌,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燃放鞭炮,喪期控制在3天以內。
同時,村里還通過村廣播、宣傳欄、村民大會等方式,宣傳厚養薄葬的理念,用身邊的案例說明大操大辦的危害。
“厚養是根本,薄葬是體現。我們先從‘厚養’入手,引導村民在老人在世時多盡孝心。”周善停說,村里開展了“孝親敬老之星”評選活動,對那些悉心照顧老人、孝順父母的村民進行表彰。
村民王花蘭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婆婆今年86歲,行動不便,王花蘭每天給婆婆擦身、喂飯、按摩,還經常陪婆婆聊天解悶。“老人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王花蘭說,婆婆雖然年紀大了,但精神狀態很好,這是她最開心的事。
在薄葬方面,紅白理事會全程參與喪事辦理。村民李全富去世后,家人主動向理事會報備,按照規定簡辦喪事。沒有樂隊,沒有鞭炮,只有至親好友前來送別,酒席也只擺了4桌。
“以前覺得不辦得熱鬧點,會被人說不孝?,F在想通了,老人在世時我們盡心照顧,去世后讓他安安靜靜地走,這才是真正的孝順。”李全富的兒子說,這次辦喪事比原來節省了三四萬元。
如今,軍九村的喪葬習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操大辦的少了,簡辦喪事的多了;攀比浪費的少了,文明節儉的多了。據統計,推行厚養薄葬以來,村里辦理喪事的平均花費從原來的4萬元左右降到了2萬元以內,村民們再也不用為辦喪事發愁了。
“厚養薄葬不僅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還弘揚了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周善停表示,下一步,村里將繼續加強宣傳引導,完善相關制度,讓厚養薄葬的新風尚在村里扎下根、開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