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我們社區種植的300畝甜葉菊都是與上游龍頭企業簽訂了收購合同,我們生產多少,就收購多少,根本不愁銷路。按照往年的生產效益預估,今年全村可增收50萬元以上。”日前,正在田間查看甜葉菊長勢的孟樓鎮張義崗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相清說。
今年以來,孟樓鎮黨委在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同時,積極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帶領廣大群眾按照“產業興旺星”創建要求,創新思路、積極謀劃,主動走出去參觀學習,引進新型產業,探索以“訂單農業”為主的新型經營模式,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抗風險能力,聚力推動以新型產業結構為主導的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廣大群眾增收致富拓寬新路徑。
“黨建”引領 合理規劃
該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優化、強化村兩委班子,把建強基層黨支部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牢固樹立“黨建+產業”的發展理念,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民主決策、合理規劃村集體經濟發展“路線圖”和產業發展新模式,以‘一村一品’為發展基礎,充分激活各類優勢資源,帶動產業發展;以“五星”支部創建為載體,調動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促進村級兩委班子凝聚合力,增強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責任意識。
截至目前,全鎮15個行政村新引進15名返鄉創業青年加入村兩委班子;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11家,帶動20家種養殖戶不斷壯大;新引進各類加工業企業6家落地投產,新增就業崗位360個,為基層組織振興和產業振興夯實基礎。
“今年我們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決定投資20萬元對農田水利設施進行修繕,為種植戶大面積種植甜葉菊提供旱能澆澇能排的配套農業設施,讓種植戶能安心在我們這里長期發展。”軍九村黨支部書記周善廳說。
狠抓特色力求突破
“孟樓鎮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具有突出優勢的特色產業,堅持‘一周一會商、一月一總結’的工作機制,狠抓產業發展,力爭有效盤活鎮域內各類優勢資源,助力特色產業的不斷壯大與聚集。”該鎮鎮長余德遠說。
張義崗社區、軍九村、胡莊村的黨支部書記,經常到田間地頭與種植戶深入交流,了解產業發展狀況,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果斷淘汰種植多年的低效農業,改種市場走俏的甜葉菊和黃金菊。今年3個村共種植甜葉菊和黃金菊700余畝,并與上游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合同,確保穩產穩收。
耿營村黨支部書記周元強和小孔村黨支部書記孔令群聯合引進鄧州市金城農業科技公司,在兩個村承包2500畝土地,種植優質高粱,并與貴州省茅臺鎮某酒企簽訂收購合同,確保經營主體能放開手腳加大投資力度。據了解,“訂單農業”從根本解決了種植戶增產不增收的后顧之憂,突破長期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壓倉石”。
“孟樓鎮良好的產業基礎和一流的營商環境,讓我在這里發展非常省心省力,我準備繼續在孟樓鎮加大投資,建一個糧食倉儲基地。”鄧州市金城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曹杰充滿信心地說。
龍頭帶動建立鏈條
該鎮重點培育白樓村源盛園農業科技公司和蘭沖社區世英農業科技公司2家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建立以龍頭企業為帶動的“1+N”產業體系和“雙綁”產業發展機制,帶動全鎮22家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9萬畝,形成以生產、加工、倉儲、運輸、分銷于一體的一二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鏈條。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孟樓鎮廣大群眾踴躍把土地資源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綁定龍頭企業走向市場化經營,把小農戶帶入大市場,實現以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民的轉變。隨著產業的持續發展,群眾也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利益,人均增收達到2500元以上,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時,產業發展也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大力支持,為全鎮多種形態的產業發展夯實了群眾基礎。
“我們現在都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我在農忙的時候,幫助種植大戶干些農活,一天就有100多元的收入,一年我們家庭就能多收入2萬多元,既能在家門口務工,也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現在感覺生活非常幸福。”胡莊村村民胡祥梅高興地說。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動員各村深挖發展潛力,加大力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強‘1+N’產業體系,完善‘雙綁’產業發展機制,同步發展‘訂單農業’,鼓勵支持發展‘庭院經濟’等多形態的產業模式共生共存、協同發展,以‘產業興旺星’創建為突破點,把孟樓鎮建設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產業發展的沃土,讓廣大群眾都能過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孟樓綜合改革發展示范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孟樓鎮黨委書記李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