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出水了!出水了!”近日,在劉集鎮錢集村高標準農田里,隨著種糧大戶錢長磊把IC卡插入智能水泵,指尖輕觸按鈕,清涼的地下水汩汩流進干裂的玉米田。
“今年種了210多畝玉米、花生,眼下正進行第二輪灌溉。有了這高科技,咱心里不慌,就盼著秋糧再獲豐收。”錢長磊說。
7月份以來,持續高溫少雨,給秋作物生長帶來嚴峻考驗。劉集鎮把第二輪抗旱保苗列為當前“一號工程”,讓“科技范”貫穿抗旱全過程,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夯實根基。
“錢集村有5100多畝高標準農田,新打機井58眼,全部配套電力設施,并安裝智能水泵。農戶澆地,只需插卡、輕觸按鈕,井水便噴涌而出,省時又省力。”錢集村黨支部書記王新獻說。
在劉集社區八組,卷盤式噴灌機旋轉噴灑,10多米高的水霧均勻落在玉米葉上。種糧戶孫其定介紹:“這種噴灌機可精準調節水量,既省水又省時,20多畝地半天就能澆完。”
石營村的花生地里,聶遂占夫婦正在更換花管接頭,十分鐘便完成接管。“花管滴噴像‘天女散花’,水珠細密,不板結土壤,一畝能省一半水。”聶遂占笑著說。
如今,劉集鎮13萬畝秋作物全面鋪開第二輪灌溉。滴灌、噴灌、微噴等多種模式,讓灌溉效率提升近兩倍,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最大化。水泵轟鳴,水管延伸,干渴的莊稼盡情“暢飲”。
“鎮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線,協調解決用電、機械故障等問題,讓智慧灌溉更高效從容,為秋糧豐收筑牢根基。”劉集鎮黨委書記馬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