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近日,今日鄧州走進九龍鎮姚營寨村,白墻黛瓦的姚雪垠故居,寬敞的健身廣場,綠葉浮動的特色種植產業帶,花團簇簇瓜果香,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在眼前鋪陳。
“咱這村可真是大變樣,這是看得見的,還有你沒瞧見的變化呢。”回村創業半年來,該村村民趙長江發現,村里不光景美了,以前喝酒打牌的鄉親們也都積極務工,精氣神好多了。
問及村子大變樣的原因,村民們不約而同地說:“這十里八村都知道,咱有好干部姚永飛,由他帶領著,這日子能不大變樣嗎?”
村民口中的姚永飛是九龍鎮人大代表、姚營寨村黨支部書記。自上任以來,姚永飛帶領村民著力從產業發展、精神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助推該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發出產業致富最強音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肩負人大代表和村黨支部書記的雙重責任,不僅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主要的是能帶領群眾致富。”姚永飛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走上鄉村振興的快車道后,姚永飛一直在思索,如何把脫貧攻堅成果轉化為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去年年初,姚永飛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對全村的產業進行系統梳理。最終決定借助我市發展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契機,發展以中藥材種植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同時因戶制宜,鼓勵村民發展針對性的種養殖業。
為了讓村里的中藥材產業良性發展,姚永飛每年都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去江西、重慶、襄陽等地考察,“要不斷走出去,才能及時了解市場變化,學習先進的技術,從中發現新的產業機會。”
在姚永飛的努力下,該村在原有種植益母草、半夏、艾草的基礎上,新引進了藥用絲瓜和金銀花。如今,該村種植中藥材200余畝,不僅帶動60余名村民就業增收,也吸引了在外務工村民回鄉創業,常年在城區務工的趙長江便是其中一員。
“這藥用絲瓜效益好,咱村里給找銷路,提供技術,有了姚書記的支持,再也沒有后顧之憂,今年我先試種10畝,能完全掌握技術了,再進一步擴大規模。”趙長江信心滿滿地說。
唱好鄉風文明主題歌
走進該村農家書屋,一排排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書籍,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迎面而來,鄉親們圍坐在一起,認真翻閱圖書。 產業要興旺,文化要繁盛。在幫助村民們腰包鼓起來的同時,姚永飛帶領村兩委以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為主要陣地,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我負責圖書室的衛生,平時也愛在這里看看書,沒想到還讓我找到了發家致富的門路。”脫貧戶姚永柱告訴今日鄧州,2019年8月,他正在圖書室擦書柜時,注意到兩本養羊的書籍,便借回家鉆研。他覺得養羊簡單易上手,就買了3只羊,按照書中介紹的技術養殖?,F在養殖量保持在60只左右,并且熟練掌握養殖技術,能自己給羊看病,年收益6萬余元。
“我們以前沒事干,就是串門、打麻將,現在加入了鑼鼓隊,跳廣場舞,去圖書室看看書,身體好了,還漲了不少知識。”村民張玲玲開心地說。
文明鄉風正通過多彩的文化生活,吹拂著這個生機勃發的村莊,村民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奏響環境整治交響曲
“感謝姚書記帶著村干部來幫忙打掃衛生,我家這面貌真是大為改觀,這里里外外干干凈凈,甭提有多舒心了。”談及環境整治后的變化,脫貧戶王新坤激動地說。
“他常年在外打工,妻子精神失常,以前屋里無人打掃。”姚永飛告訴今日鄧州,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鎮人大代表、黨員組成整治幫扶隊,并分成不同的小組,對家中無勞動力的困難戶進行包戶整治,每周定期到困難戶家中打掃衛生。
在幫扶困難戶的同時,姚永飛還組建人大代表、黨員調研專班,深入每家每戶實地調研,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建議,剖析全村人居環境整治瓶頸癥結所在,科學謀劃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新思路、新舉措、新模式。
通過走訪調研,不僅收集了村民意見20多條,為環境整治提供了思路,同時也調動了村民積極性,在村容村貌治理上形成村干部帶頭、村村爭先的良好氛圍,在外鄉賢也踴躍參與,捐贈路燈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明顯:下水道通了,路燈安裝了,文化廣場建好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這個“躺”在刁河臂彎的小村越發秀美宜居。
如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田園風光美不勝收,干部們足音鏗鏘,村民們笑顏綻放,振興中的姚營寨村正沐浴著夏日的光與風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