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鄉鎮的“逆襲”——九龍鎮黨建工作綜述

2019-07-30 09:12:15 作者:李永先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怎樣才能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鄉鎮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九龍鎮黨委以實際行動,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逆襲”之路。

  九龍鎮是著名作家“文壇飛將”姚雪垠的故里,因建制較晚和地理位置偏僻,人們對九龍鎮的印象是貧窮和落后。2018年,九龍鎮黨委以黨建引領,聚合力、破困局、強特色、抓產業、惠民生,財政收入居全市鄉鎮第一;規模以上工業躍居第四;集鎮面貌、基礎教育和林業工作實現跨越發展。

  抓黨建 聚合力

  九龍鎮黨建基礎差、底子薄,村部建設滯后,2016年全鎮20個行政村中6個村沒有村部;8個村村部條件差,經常關門;7個村長期沒有換屆。村支兩委班子缺乏責任心,村集體無收入,20個行政村沒有一個“五星支部”和“紅旗支部。”

  新一屆鎮黨委班子上任后,在認真走訪、聽取意見建議后,把抓黨建作為全鎮工作的突破口,提出“樹標桿、強基礎、嚴管理”的工作思路,從典型帶動切入,重點打造賈崗村紅旗支部典型,實行政策和資金傾斜,扭轉了村組干部“等、靠、要”“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錯誤想法;強化陣地建設,多方籌措資金,新建王沖、裴營等4個村部,高標準提升其他村部,配強配齊村組干部隊伍,健全“四化雙評”服務平臺,干事創業氛圍空前高漲;嚴格管理干部隊伍,建立黨員活動中心,落實“三會一課”,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學習,規范村級賬務,制定“村鎮干部工作規范20條”,剎吃喝,懲懶散,對違紀違規人員嚴肅處理,兩年中免去兩個村黨支部書記,責任追究8名村干部,紀律處分5人,扣發津貼4人,通報批評10人。

  抓項目 破困局

  “高質量抓黨建的目的,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增加群眾的經濟收入,是高質量黨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九龍鎮黨委書記趙中玉說。

  為了使高質量黨建工作帶動全鎮經濟的發展,爭取一批政策項目、打造一個項目平臺、明確一個目標任務和建立一套獎補機制的“四個一”,成為鎮黨委工作的重點。

  心中有了目標,基層黨建工作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發揮,脫貧攻堅、大氣污染防治和如何破解村集體經濟薄弱難題,成為黨員干部們經常思考和討論的話題,而“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又極大地提高了各村抓項目落地的積極性,企業稅收80%用于企業和村組經費的補貼措施,其中50%返還給企業作為獎勵,30%給村組干部作為補貼,至目前,12個行政村都有了企業,20余家公司在九龍鎮注冊運營。

  抓特色 富農戶

  九龍鎮結合自然優勢和傳統耕作習慣,將發展特色農業作為促群眾增收的手段,唱響了特色種植的富民曲。

  選好特色種植品種。九龍鎮是崗丘地,有林果種植基礎,由于缺乏引導,沒形成規模,效益偏低。鎮黨委多方調研,發現冬桃很適宜當地種植,冬桃上市季節好、生長周期長、品相好、保質期長、經濟效益高,種植又投入低、好管理。為此,全鎮鼓勵農戶種植冬桃,每畝獎勵200元,如今,4000余畝的冬桃種植成為九龍鎮的一景。

  建立保障體系。隨著冬桃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經濟效益的凸顯,黃金梨、晚秋黃梨也受到種植戶的青睞。農戶特色種植收入增加了,為了讓種植戶免除后顧之憂,鎮黨委又邀請技術能手開展技術培訓、建林果交易市場、配備存儲冷庫、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特色產品展室等。

  抓就業 促脫貧

  “貧困戶告別貧困的有效途徑是就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造血’比‘輸血’更具實效。但產業是基礎,有了產業才能實現就業,貧困戶才能增加經濟收入。”該鎮黨委副書記劉磊說。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九龍鎮積極探索,提出了產業就業的“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引導一批企業、扶持一批專業合作社、倡導一批大戶、引進一批項目、激活一批干部”的“產業扶貧六個一”,被寫入我市2018年度脫貧規劃,并作為典型經驗向南陽作了匯報。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九龍鎮對貧困戶產業幫扶除了免費傳授技術、種植管理和按市場價格回購之外,還多方聯系企業,給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在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的同時,對在扶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幫扶干部和幫扶人,作為后備干部培養或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

  “基層黨建工作看虛不虛,我們要把每一項工作當作家事辦,沉下去,研究透,領導抓大事,大事抓具體,具體抓細節。也就是說,簡單的話重復說,簡單的事重復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有干不好的工作。”趙中玉說。

  九龍鎮黨建會議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