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人行巷道通了,出行越來越方便,黨員干部給咱們辦的實事真好!”“是啊,他們真是咱們的貼心人!”連日來,在古城街道辦事處大西關社區5組,黨員干部主動為群眾做的實事,讓轄區群眾贊不絕口。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西關社區黨支部通過召開座談會、居民代表大會等舉措,廣泛開展問需于民活動,特別是面對社區群眾反映的缺路燈、少監控等問題,社區黨支部主動作為,先后為群眾安裝路燈120余盞,新增監控攝像頭20余個,實現了社區范圍內路燈和監控的全覆蓋。
“只有深入到群眾中去,問需于民,了解群眾的想法和訴求,才能解決好群眾的問題。”該街道大西關社區黨支部書記蘭家營說。
據了解,該街道不斷從黨史“富礦”中汲取為民辦實事的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同時,該街道積極探索轄區治理新路徑,通過街道、社區、網格三級聯動機制,廣泛動員黨員干部進社區、入網格,主動匯總民情民意,傾心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大西關社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我們還結合當前‘雙占’整治工作,動員群眾主動拆除占道圈地建筑,將組內的6條巷道全部打通,實現全組道路戶戶通。”大西關社區5組組長閆耀群介紹說。
截至目前,該居民小組通過將日常工作與“我為群眾辦實事”主動結合起來,先后投入資金9萬余元,為組里群眾鋪設水泥路面1200余平方米,切實方便了全組600余戶居民的日常出行。
據悉,該街道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緊盯我市“一抓三突破”目標任務,引進優質項目為群眾增加就業崗位,僅在大西關社區,就引進輕紡織、窗簾加工等優質輕加工企業5家,為社區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使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服務群眾能力,讓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百年華誕。”該街道黨工委書記趙明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