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在鎮里和村里的幫助下,我們家成功脫貧,黨和政府沒少為我家操心,做人要懂得感恩,所以我也想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雖然脫貧了,但構林鎮司營村的王占叢脫貧不忘勤勞,致富不忘感恩。
王占叢今年45歲,長期患慢性病,肢體三級殘疾,一家共五口人。2007年,王占叢在廣東虎門開加工廠,出口電腦刺繡品等,由于做工細、人品好、單量大,客戶口碑好,生意越做越好,結果身體卻熬壞了,王占叢一家不得不回到老家。2016年,王占叢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村里考慮到王占叢家庭困難,將他家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僅低保金就有700多元。同時,為了增加其家庭收入,村里優先安排他從事保潔員公益崗、農業保險協管員公益崗,每月又有將近1400元收入,2018年,他家成功脫貧。
王占叢是個熱心腸的人。村里哪家扒房子、排電線總要叫上他,護學崗、疫情卡點值班、疫情期間村內巡邏……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王占叢作為村里的文化管理員,經常組織村里群眾搭建文化舞臺,自費請演藝公司為村民做文藝匯演,他的妻子凡玉是一位既賢惠又能歌善舞的人,每到晚上在村里的文化廣場都能看到凡玉為大家領舞,在她的帶領下,村民的生活也越發豐富多彩。兩個實實在在的人,總是做一些實實在在豐富村民生活的事。
同時,他積極為村里的困難戶、殘疾人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鼓勵他們勤奮,努力創造幸福生活。
王占叢是個不甘于被照顧的人。他總想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出一番事業,想到自己這么多年拖著病痛的身體被政府照顧著,每每哽咽著說:“多虧了政府,多虧了村里給予我們全家的照顧,才讓我有了希望。”就是這樣要強的性格,讓他在了解到鄉鎮的扶貧政策后,決定要靠自己的雙手真正實現脫貧致富。2020年,他開始接觸電商,一開始,僅僅是通過美團優選、拼多多等代買代購平臺,靠分享平臺、客戶購買提傭金,司營村周邊有10幾個自然村,夏天一天能達到200至300單。“基本上周六、周日單量較多,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會給子女購買物品,改善生活,平臺東西多種多樣,下單后第二天就能到我這里,兩個平臺一天大約有30元左右的收入。”王占叢說。
一段時期后,王占叢覺得僅僅通過代買代購平臺,代收發快遞,想要致富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弄懂電商的核心,就要自己在電商平臺開店鋪。該村黨支部書記何玉本在得知他想學習電商后,就帶他一起去鎮里報名了電商培訓班,學習電商基礎知識、新媒體電商平臺介紹、拍攝方法技巧、農產品推廣及營銷等方面的內容。
“市里對開設電商的扶持力度特別大,還贈送電腦、桌椅、貨架這些必需品。”王占叢說,“不僅教我開電商的知識,還送電腦,對于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啊。”
王占叢夫妻倆學會了電商后幫助村民代賣雞蛋、鴨蛋、芝麻葉、玉米等農產品。每年的10月左右,幫助農戶賣花生,賣滯銷的甜玉米。“我種了三四畝甜玉米,自己沒有銷路,眼看就要虧本了,王占叢知道后主動幫助我在電商平臺賣,他人緣好,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都來找他幫忙代賣貨物。”村民單海新感激地說。
“王占叢作為村里脫貧致富帶頭人,影響了很多脫貧戶。公益崗60余人在他的帶領下都很勤快,責任心極強,為司營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盡心盡力。凡玉正在積極入黨,夫妻倆特別能干,2020年還蓋了新房。”該鎮副鎮長祁玲說。
來到他們干凈整潔、充滿溫馨的小院,今日鄧州看到院內成畦成行的菜地,顯出勃勃生機……當問到王占叢夫妻倆下一步的打算時,他說:“好好發展電商事業,穩定之后開個超市,最起碼能帶動七八個人就業,也算為村里作點貢獻。”王占叢信心滿滿地計劃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