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碩士村”

2019-07-02 15:35:28 作者:邵新洋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在豫西南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里,常住人口僅有六百多人,但是,在近二十年時間里,卻培養出了幾十位大中專畢業生和十幾位碩士研究生,為祖國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周邊群眾親切地稱為“碩士村”,這個村莊就是白牛鎮的邵營村。

  《西游記》中的師父唐僧,每次在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是三句話:“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取經。”這三句話中包含三個最重要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其實,這三個問題既是哲學的起始問題,也是哲學的終極問題,每天問問自己,對自己的身心成長和品德修煉大有益處。

  前幾年流行“尋根熱”,我的已故五爺邵美業先生曾經只身前往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鄉和洛陽市安樂鎮安樂窩村尋根。其中,在洛陽市安樂窩村,邵美業五爺受到邵雍后裔的親切接待,對照安樂窩村里的《邵氏家譜》,推定我村即為邵雍后裔一支,大約在明、清時期遷入現在的邵營村。

  看過《水滸傳》原著的人都會發現,作者施耐庵在《引首》中所引用的第一首詩即為邵雍所作——“宋神宗天子朝中一個名儒,姓邵,諱堯夫,道號康節先生”。邵雍,字堯夫,北宋著名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死后被追謚號“康節”,所以后世人稱之為康節先生。邵雍雖然不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干和品德來講,他都不亞于諸葛亮,只不過,因為長期隱居,他的名字不為人知。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為了證明,我們邵氏的前身也是很高貴的。自從遷居現在的邵營村之后,我們邵氏一直堅守“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發展理念,精耕細作,不誤農時,男耕女織,與世無爭,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

  然而,這種平靜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被高考制度的恢復和改革開放的春風改變了。面對隨之而來的打工潮和下海潮,邵營人在打工與讀書、掙快錢與上大學之間痛苦地抉擇,最終,許多家庭選擇了后者,省吃儉用,耕作幫工也要供孩子上學讀書。邵營村的經濟發展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度落后于周邊村子,但是,這種堅守卻讓我們在新的世紀收到了豐厚的回報。

  在這些研究生中,既有立足“三農”的人才,也有高科技精英,更有大學教授和學科帶頭人。畢業于中國農科院研究生系的邵元軍,現就職于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畢業于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的邵道炯,現供職于華為集團成都研究所;畢業于西南師范大學的邵鋒,現任教于重慶工商大學;畢業于貴州大學的邵建立,現任教于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邵元亭,現任職于江西省南昌市氣象局;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邵飛,現就職于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畢業于焦作工學院的邵翔宇,曾在平頂山煤業集團有過短暫的工作經歷,現在西安交通大學碩、博連讀……在邵營村的碩士生中,更有一批“巾幗不讓須眉”的女碩士,現任職于深圳創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的邵真、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的邵倩和現為河南大學在讀研究生邵曉兵等。

  好家風帶來好學風,好學風帶來好民風。在邵營村莘莘學子的影響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邵營村正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積極進取,闊步前進!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